利率
利率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预期数据的影响,有可能被提前消化。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而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利率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修正值、终值)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表示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的好坏,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
GDP=消费(C)+私人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额(X)
如果一国的GDP大幅增长,那么表示该国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以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
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减低了。
失业率/非农业就业人数
失业率是指一定统计时期内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就业意愿但没有工作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
长期以来,失业率被看做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在美国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公布的经济数据之一,所以外汇交易员与其他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都倾向于利用失业率指标,来对工业生产、个人收入甚至新房屋兴建等其他相关的指标进行预测,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在没有引发恶性通胀的前提下,失业率下降,表明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
如果情况相反,失业率上升,则代表经济发展缓慢,因而不能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不利于货币升值。
若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是否构成加息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持续加息的预期,对外汇市场构成利好。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PPI是度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业部门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从经济运行和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讲,PPI是一个通胀的先行指数,当生产原料及半制成品价格上升,数个月后,便会反映到消费产品的价格上,进而引起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通胀加剧;
相反,当该指数下降,即生产资料价格在生产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也会影响到整体价格水平下降,减弱通胀压力。
另外,由于农产品是随季节变化的,而且能源价格也会周期性变动,对该价格指标影响很大,所以使用该指标时须加整理或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才作分析。
如果PPI较预期为高,则有通货膨胀的可能,央行可能会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对该国货币有利好影响。相反,如果PPI下跌,则会带来相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