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交叉汇率?
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货币兑美元都有一个兑换率。一种非美元货币对另外一种非美元货币的汇率,往往就需要通过这两种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套算,这种套算出来的汇率就称为交叉汇率。交叉汇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个汇率所涉及的是两种非美元货币间的兑换率。
2、如何计算外汇交叉报价?
计算交叉汇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为直接报价货币
买入价卖出价
USD/JPY:120.00120.10
(交叉相除)买入价卖出价
DEM/JPY=66.3366.43
USD/DEM:1.80801.8090
(2)同为间接报价货币
买入价卖出价
EUR/USD:1.1010--1.1020
(交叉相除)买入价卖出价
EUR/GBP=0.68730.6883
GBP/USD:1.6010--1.6020
(3)直接报价货币与间接报价货币
买入价卖出价
USD/JPY:120.10120.20
(同向相乘)买入价卖出价
EUR/JPY=132.17132.40
EUR/USD:1.10051.1015
3、外汇汇率中的点(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按市场惯例,外汇汇率的标价通常由五位有效数字组成,从右边向左边数过去,第一位称为X个点,它是构成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第二位称为X十个点,如此类推。
如:1欧元=1.1011美元;1美元=120.55日元
欧元对美元从1.1010变为1.1015,称欧元对美元上升了5点
美元对日元从120.50变为120.00,称美元对日元下跌了50点。
4、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如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货币兑美元的官定比价就是平价,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由中央银行出面干预。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任由美元汇率自由浮动,到1973年,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外汇市场随着各种汇率的不停的浮动而不断发展。
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两种。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本国货币的汇率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采取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几乎没有。由于汇率对国家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的均衡有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大多通过调整利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及控制资本移动等形式来控制汇率的走向。
5、香港联系汇率制
香港于1983年成功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同时政府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维护稳定的汇率成为香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诞生以来,联汇制良好运作了16年,使香港避免了亚洲货币贬值危机。更为香港经济带来短期和中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