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进入百年和平,英格兰银行的主要业务也从为战争筹资转向一种常态的经营与管理。进入和平时期,英国的金融货币体系更加复杂,银行越来越多,但是英格兰银行在其中扮演的地位却愈发重要,从而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金融体系的重心。英格兰银行为英国金融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信用支撑,进而扩张了英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权力,其它国家和地区对英国形成了依赖感,而这种依赖就是一种霸权。从19世纪后半期,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愈加成熟的金融霸主。
一、谁来承担公共责任?
英格兰银行一直是一家私人银行,但是为什么人们将它称为中央银行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私人银行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公共责任,维持金融货币市场的稳定。到20世纪之后,经过大危机的洗礼,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中央银行理论,英格兰银行在19世纪之后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业务,比如发行货币、调整利率、提供流动性等等。
英格兰银行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信誉和声望,通过岁月的洗礼与检验,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体系的轴心,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或说纸币)也就成为英国的通货,英格兰银行的老大地位也使它必须在危机时刻站出来,维护市场的稳定。
1821年英格兰银行恢复兑换之后,英国银行业发展迅速,伦敦内外涌现出数百家银行,这些银行有不少也发行银行券,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英国货币市场是一种丛林状态,小银行为了逐利而发行过度,难免会遭到挤兑,从而引起货币市场的不稳定。为了缓解这种不稳定性,政府也在思考货币发行机制的问题,放任各个银行发行银行券,金融体系动荡不安,如果要英格兰银行出面救助,但是又受制于利率法定限度,当时规定英格兰银行的利率不超过5%,英格兰银行毕竟是个商业银行,又不是慈善机构,所以根本不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1825年的时候英国也在讨论要不要让财政部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金融恐慌期间发行国库券,但是政府承担这样的角色多少让人担心,政府过度发行债券岂不是又会引起危机?
二、货币发行权的集中
1826年颁布的银行法案中规定合股银行在距离伦敦65英里之外可以发行钞票,合股银行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但是政府还是没有解决最后贷款人的问题。1833年英格兰银行的特许权又要到期了,政府和银行进行谈判,每个人都知道,英格兰银行必须存在下去,但是要英格兰银行承担更多的责任,那就要给它权利。首先要给它更多的货币发行权,1833年的银行特许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钞票成为所有大于5英镑(包括5英镑)支付的法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