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的货币,全球的进口商、出口商、投资者以及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在使用它。
由于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美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那么,试想一下,假如你明天醒来美元时代终结,世界将会怎样?
美元的上位
在过去15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上只有两种储备货币。一战之前,英镑占据主导地位;在接下来至今的100年里,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要储备货币。
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时,以美国绝对经济实力来看,美联储就是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但此时的美国还没有执全球金融之牛耳的能力。
31年后,机会来临。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终于从英国人手中接过了这柄金融权杖,得偿多年所愿。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完全崩溃。
不过,美元反而借此完全放开了手脚。表面看来,美元地位是削弱了。美元持有者不再能够兑换黄金,但是全球商品交易与资本流动仍需进行。
在没有更好替代者的情况下,美元仍是无法回避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作为计价、结算和各中央银行的外汇市场调节工具的功能依然无可替代。
尽管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地位有所上升,但是谁都无法也不想承担美元的责任。德国专注于做大出口规模,日本也差不多,并不热衷于让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际上,美元地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以美元纸币为本位的世界浮动汇率制大行其道。这期间,尽管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金融创新和各种金融工具,但美元仍是核心。
在美元本位下,美国欢快地玩起了赤字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闹得西方世界异常惊慌,但美国却趁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之机,让世界各国的美元需求大幅上升。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放弃了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而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从此,美元印钞机开始满负荷运转,铸币税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向世界拼命注水的美国也过起了债务经济的生活。
形象地说,在债务经济的框架下,美国即便不生产也不愁过日子。因为美国所需要的商品,只需用美元去国际市场买就是了;而美国买东西花掉的美元,又可以通过出售美国债务回流到美国,变成美国政府或公司可支配的现金。
当然,美国出于强化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是不会放弃实体产业的。但美国可以做到保留选择的权利。而缺乏本位币的国家,必须通过出口换汇,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而为了美元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