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
1.债券评级机制不完善,评级结果与债券利率相关性不高
根据笔者的研究,以标准普尔评级(S&P)为例,2年期债券评级等级与债券利率负相关关系显著,即评级越高、债券利率越低,评级越低、债券利率越高;而3年期债券和5年期债券评级与债券利率负相关关系不显著,甚至出现评级越低、债券利率越低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香港人民币债券供应量仍然有限,人民币债券供不应求,发债主体的议价能力相应提高;二是2年期债券以金融债为主,信用评级相对容易且评价全面,投资风险容易识别,而3年期和5年期债券以企业债券尤其是境内企业债券为主,不少债券缺少国际公认的评级或发债主体无评级,国内评级机构对发行主体的评级国际认可度不高,加之投资者对境内机构缺少了解,其风险不易评估。
这种评级与债券利率之间的非正常关系,使得部分风险较高的发行者获得了正常融资条件下无法获得的资金,增加了市场投资风险。
2.债券收益率曲线尚未形成
债券收益率曲线对主管部门、发行人、投资者及评级机构均具有参考价值。该曲线的形成需要大量不同期限(尤其是长期)且期限结构合理的样本数据。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上除财政部所发债券外,其他债券期限不均,长期债券较少,10年期以上债券仅37只,其中15年、20年和30年期债券分别为6只、2只、1只,缺乏促使收益率曲线形成的基本条件。
3.缺乏有效基准利率
基本利率加点是国际市场债券发行的普遍做法。香港财资市场公会资料显示,目前香港共有中银香港、香港交行等13家机构可提供香港人民币拆借利率报价,但离岸人民币的有效基准利率仍未形成,债券发行者倾向于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债券,进而锁定交易成本,而不愿采用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作为基准。在已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中,仅有汇丰银行和国开行发行的3只债券以Shibor加点定价,发行量为40亿元,其他债券均以固定利率发行。
4.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不发达
由于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量有限,市场需求旺盛,加上投资者申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人民币升值收益,参与一级市场申购获得的人民币债券客户一般倾向于持有至到期日,因此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仍不太活跃。
从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报价网站资料来看,报价最为活跃的是财政部发行的主权债券,其次是境内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其他债券报价均不活跃,交易量有限,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