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一(3月9日),日经225指数大跌5%;韩国综合指数大跌4.19%,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4.23%报25040.46点,险守25000点关口,创2018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相较而言,A股走势已属顽强。在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超140亿元的情况下,上证指数收盘跌3.01%报2943.29点;深成指跌4.09%报11108.55点;创业板指跌4.55%报2093.06点。
继亚太股市大跌之后,北京时间16时
开盘的欧洲股市开盘暴跌,德国DAX指数跌7.4%,英国富时100指数跌8.3%。
美股要到北京时间晚上才开盘,但纳斯达克、标普500的股指
期货都是连续交易的,目前跌幅都超过4%。其中标普500指数期货跌幅达到4.9%,已触发熔断机制。
北京时间9日下午16时,受油价大跌影响,美国能源股盘前股价遭遇重挫,埃克森美孚盘前跌近16%,斯伦贝谢跌逾14%,雪佛龙跌3.7%。美股也银行股盘前股价大跌,德意志银行盘前跌13%,摩根
大通跌7.8%,美国银行跌10.5%,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跌逾8%。
债券市场方面,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纪录新低-0.82%,日内下滑近10个基点。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0.7%,日内大跌59个基点,继续刷新历史新低。
对于市场的大幅波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疫情只是表象,脆弱才是本质。金融市场之所以如此风声鹤唳,根本原因还在于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政策空间受限、前期市场估值偏高等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很容易被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