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油领域专家认为,世界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区域。其中,北美和欧洲都已度过石油消费高峰期,近6年消费总量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从2006年的20.92亿吨下降到2012年的19亿吨,降低约2亿吨,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然而,受国际市场交易传统等因素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和伦敦洲际交易所的布伦特(Brent)
原油期货仍是全球石油交易的价格基准。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经济发展仍呈现出资源依赖型特征,石油天然气需求刚性增长的状态仍将持续。自2002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石油消费量从2.46亿吨增加到4.92亿吨,年均增加2460万吨;原油净进口量从6220万吨增加到2.69亿吨,年均增加2064万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量的42%。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体系尚待完善,很多能源数据还缺乏透明度,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石油消费、进出口数据会成为国际炒家炒作国际油价的因素,“中国能源威胁论”也经常成为美欧媒体攻击我国能源“走出去”的口实。虽然中国已经是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净进口国,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依然很弱,进口原油价格不得不被动、单向依赖国际市场,对行业经济和国家利益影响很大。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我国的进口成本将会增加约20亿美元。创造一个稳定、透明、合理的世界石油市场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如能建设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基准
期货价格,完善石油市场体系,用市场优化油气资源配置,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