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说一句,楼主的问题毫无意义。货币面值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是不同国家的。打个比方,一个人重60千克,而另一个人高1.7米,虽然千克和米都反映了人的特征,但既不是同一个人的,也不是同一种特征,问为什么第二个人高1.7米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点的东西在于货币的真实购买力,而这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力水平。关于这个购买力强弱的比较,打个比方,一个包子在中国卖一元,在日本卖4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就比日元更强。因为人民币和日元压根就不是同一个种东西,就像千克和米一样。然而,国与国之间为了进行贸易,发明了一个叫做汇率的东西,这东西就是搭在千克和米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汇率,我们就能对人民币和日元的真实购买力进行比较。假设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为8:1,那么,你在日本买一个包子只需要用到人民币0.5元,而你在国内需要用人民币1元才能买到一个包子。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嘚瑟,觉得我天朝包子都比小日本的值钱,然而这种心态是完全错误的。包子价钱越高,说明生产力水平越低,人家小日本用机械批量生产包子,成本低能卖人民币0.5元一个,而我们手工生产,不得不卖1元一个。无论怎样,日元韩元面额高与我们无关,我们都没有什么嘚瑟之处。一个国家真正值得骄傲的并不是货币上的不看单位的数字大小,而是它的实际生产力。日韩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首先这个问题有缺陷,是否经济发达体和货币面额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然后回答这个面额高的问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首先,是货币单位的设计不同,比如人民币有元角分,美元有美分,英镑有便士,而日韩的货币的基础单位就是元,这样换算下来,也不见得大的离谱。其次,这两个国家还是出口型经济,超发货币促进本国货币贬值以扩大出口,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货币面额的增加。最后,出于税收的考虑,官方也乐于见到面额增大,以中国为例,在以分为常用货币单位的80年底,尽管个税的扣除额只有800,但每个月能交个税的人屈指可数,现在扣除额涨到3500,但是交个税已经成为常态。
日元没有角和分的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日元的时候,不需要像人民币后面要接两位小数,只要整数就可以,在计算机处理日元时,少了浮点计算,也更加方便。这种高效单一的货币单位是日本的发明吗?不是,大家嘲笑的对象恰是中国传统的币制,大吃一惊吧?角和分恰恰是西方的舶来品,你看古装剧的时候,还记得大家都说几文几文钱,没有角和分,货币单位就是文,千文一贯,银子更简单,都用两来计算,一万两还是用两,不会说一千斤,这不是和日元一样吗?
这两个国家都有过恶性通货膨胀,中国也一样。中国多次进行货币改革,最近一次是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取代各地旧币,取得了成功。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进行废两改元改革发行日元,而日元诞生后因当局对日元含金量也进行过下调而不断贬值,并在二战战后出现大幅贬值,麦克阿瑟规定了1:360的美元兑日元比率。日本经济腾飞后加上美国的窘境使日元兑美元不断升值,但仍然保持在100:1的比率,因此在日本随处可见万元大钞。韩国独立后经历战争和动荡,货币贬值严重,为了应付贬值带来的数额巨大的麻烦并借机获得新的发钞利益,近六十年来进行过三次货币改革,但没有解决韩元贬值的基础问题,韩元的不断贬值使韩币面值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