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危机三角”
2016年3月,陈功先生提出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三角”:城市化、资本过剩和经济危机。即,城市化推动资本过剩,资本过剩推动经济危机,挣脱经济危机之后,再度投身城市化。最近,他结合中国经济的现实加以阐述危机三角,舆论热点、盲点都有涉及,尤其是对去库存、去产能、负利率的分析,发人深思。
对中国经济政策的信任问题
很多地方反映,现在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很多地方实际有钱,很多行业也有钱,但钱就是花不出去,就是不做事。国务院在2015年高调宣布收回了一部分地方的资金,金额高达2500亿,数量不少,证明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可能存在很多的解释,大家的想法中,花钱就要做事,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误,那还不如把钱搁在那里吧,至少不犯错误。总书记最近也讲话,为官不为,现在成了突出问题!
有人说,反腐败是“为官不为”的根源,要这么简单就好了,我想这只是其一吧,有腐败行为的官员有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现在“真的看不清形势”,可能是更要害的一个原因!现在别说厅局级干部看不清形势,就是省部级干部也有看不清楚形势的,这从各地喊出的口号五花八门就可以看到。讲老实话,按照传统经济学观点看现在的形势,的确是“看不清”,那些个学说里面,没有资本过剩,没有负利率,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大政府的价值和作用,对城市化也是一边倒的欣赏。“发展是硬道理”提出24年后,依旧是“硬道理”,理论没有发展,理论没有跟上经济进步,这样的认识层次,当然是看不清楚。
坦率的说,实际“看不清”的背后是个政策信任问题!大家不信你这条路走的通,不信你说的那一套,这个问题是本质,是核心问题。我过去说,中国现在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形势复杂了,应对的经济政策也会复杂,拿老一套来解释现在这样的复杂形势,那就令人真的搞不懂了。过去活跃的经济学权威们出的主意,我们都看到了,搞来搞去,就那几下子,无非就是刺激、宽松,紧缩、调控,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非左即右,时间一长,大家也都熟悉这两下子了,很难再对权威们的那一套感冒了。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政策,是难以服众,本身也是摇摆不定的。这种形势实际上要求,经济理论上要有突破,要甩掉一批人,要能从一个新的高度上看问题、解释问题,经济政策要建立在新的高度上,才能赢得新的支持、新的信任。
经济就是经济,经济才是硬道理!只有方向清楚了,不但知道“怎么做”,还明白“为什么要做”,经济政策的信任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我在书里面也强调过,“发展”这个事情,说到底是个哲学问题,不进行充分的哲学讨论,不总结和反思,能明白吗?我看现在说明白的人都是装的,不是真明白。说“哲学”好像高深了一些,其实就是总结和反思,也算是发展经济学的启蒙,认真看看过去走的是什么路,这样明白的人一多,自然政策的信心就大增了,至少对政策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了。这个问题,光靠大喇叭喊还是不行的。
房地产“去库存”
房地产是中国近年来的一场大戏,开始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泉,要发财,搞地产。直到2011 年,出现了调控,各地开始启动各种类型的“限购”。由此开始,房价不出所料,进入到一个有价无市的阶段,有些地方房价开始回落,即便是一线城市的价格,也停止上涨了。再后来,到了2015 年,经济增长压力开始凸现,于是开始了“去库存”,各地纷纷取消限购,部分沿海城市出现了房价飞涨,甚至钢铁的价格都开始回暖了,最热的时候,上海房产交易中心的大堂都被挤爆了。但紧接着,从2016 年4 月份开始,又开始了急剧的退潮,上海、深圳这样的“过热”城市再度出台限购政策,房地产的价格迅速出现下跌的现象。
总之,摇来摆去,让人心中无数。
应该不应该“去库存”?应该!我支持“去库存”,但前提是“去库存”不能搞运动!适当为佳,一切还是慢慢来的好!
我在《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书中讲了一个“危机三角”,城市化推动资本过剩,资本过剩推动经济危机,挣脱经济危机之后,再度投身城市化,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就是在这个循环中转圈子。区别只有,古代建设城市是依靠战争,依靠战争的战利品, 现代则是利用货币发行,印票子,票子值钱不值钱,靠利率来控制,随着城市的繁荣壮大,利率也会失灵,货币的过剩犹如汪洋大海,变得越来越不可控,直到某一天大潮袭来,一切失去控制。
对于这样的结局,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加以控制,这是因为人性的原因。你看现在大家买房子,什么叫够?有两居室,还想要三居室,家装也是越来越豪华。这是人性,甚至是一种本能,人类从丛林洞穴时代就开始这样做了。所以有人想到要用房地产、用城市化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却不知道这是有后遗症的,会陷入“危机三角”,掉入深渊。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大,因为我们更追求速度,而不是深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快,但很浅薄,追求的是表面的辉煌,但实际经济、城市中该解决的问题,很多都还没有解决,深度上有欠缺。于是什么拆迁,什么就业,什么污染,什么城市病,就都来了。相对来说,欧美国家好一些,凡是好一些的国家,大家都会看到是那种对经济深度有追求的国家。表面上经济增长的速度慢一点,但经济增长有深度,社会比较均衡,问题就相对少一点。
所以,从“危机三角”的理论来看,今天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是必然的,属于迟早发生的问题。只要发展哲学没有根本的改变,那么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有人可能不相信这个理论,那我要问一个问题,去了库存又怎样?还不是继续搞房地产,继续城市化,难道不是吗?你能跳得出这个循环吗?跳不出来的!所以,我才说这个“危机三角”是一个发展哲学的问题。你能做的,相对好一点的做法,那就是注重经济增长的深度,这是延长大发展周期的关键。现在习近平的党中央提出“换挡期”,提出“供给侧改革”,以及放慢一点增长速度,虽然理论基础还不明确,但基本上是符合“危机三角”原理的,因而也有助于经济往深度上做。这总比明知是死路,还要一头栽下去要好吧。
其实,这是一个选择题,追求甜蜜的死亡,还是痛苦的增长?
看明白点,就是那么回事。
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呢?那些把一辈子家产都押宝在房子上的人怎么办呢?
还是那句话,该来的一定会来的。房地产税会来的,房价暴跌会来的,产能过剩会来的,人民币贬值会来的,潮起潮落,没有永远上涨的经济,也不会有永远靓丽的城市,你又能怎么办呢?
你只有在潮起潮落的之间选择正确,跟上了可能最后能冲在前面的浪头走。然后呢? 幸运的话,你就有可能看到别人落在你后头,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这就是宿命,没别的。什么优胜劣汰,什么理论,什么大师,一边玩去,这才是大规律,这就是一个比远见的时代,生存就靠远见,不靠别的。
还是回到老百姓的房地产吧,相对来说,在资本过剩的浪潮中,房地产是比较保值的资产。它的价格受到时间和人口的双重影响,因而波动变化的周期比较慢,你比一下股票价格就知道了,所以有着相对的好。注意仅仅是相对的好,而且条件是没人“吃”地基。实际上,不可能没人“吃”地基的,也就是房地产税,这个迟早要来的,只是时间问题。希望只是力度缓和一些,比例合适一点,能给老百姓剩点财富。大家也想开点,就当向政府缴纳物业费了,期盼的就是政府改革,能真改,当政府效率高一点,养的干部和国企少一点,那就好了,因为收的税也就可以少一点了。
要知道,这一切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看着复杂,其实不复杂,从头开始条分缕析,也就是一个“危机三角”。明白了这个道理,还真别盼着经济增长重新回到10% 了,那样死得更脆,嘎巴一下就完了,还是7%左右比较踏实,走的可以更远一点。
股市大起大落
现在的时代,哪里都是钱多,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加在一起,那是个天量数字,老百姓的储蓄都过50 万亿大关了。问题是没钱办不成事情,钱多了也是祸害。资本大潮涌向哪里,哪里的价格就暴涨,大潮退去,又是暴跌,所以潮起潮落,不停的乱搅和,这就是现今各种交易市场的常态。
所以,明白了书中的道理就可知道,现在对股市的各种套路分析,什么价值投资,什么搏傻理论,什么技术分析等等,都可以见鬼去了,资本大潮的涌动,只需一点点信息就够,因为现在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对比书中的道理就可明白,前些时候,政府对股市的干预,实在是太不高明了。决策者,看错人,信错言,走错路了。激励股市,那里有用真金白银的哦,应该用信息,高位进场试图稳定市场,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你有多少银子可以跟数十万亿银子去拼的?所以,最后被人利用,是必然的。钱多的时候,计量单位就没意义了,关键在引导,怎么引导,当然是信息,所以资本市场就变成了信息战的战场了。
所以,现在的股市,跌不跌、涨不涨的根本不打紧,资本涌进来就涨了,资本肯定还会退去,那就又跌了。只要盯住了,跑得快,那就赢钱了。如果空间不变,那么潮来潮去,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回事。有人说,这太麻烦,我什么也不做,成不成?不成!表面上金钱的数字还在,但你会发现,这个数字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少。甚至碰到减息周期, 你连这个数字都会变小。有的时候价值不仅仅是购买力,价值还是时间的函数,而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现在讨论民间投资低迷的声音越来越多了,这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好事。为什么?这是减息的信号。不信大家可以看看,民间投资低迷势必倒逼央行降息,它没别的办法呀。最后你就会发现,存在银行里的钱,开始变少了,结果还得动脑筋投资。结果呢?资本大潮越来越汹涌澎湃,这个没办法,这是发展大周期决定的。
我还是结合政策讲股市吧,在这样的大时代里面,政府的官儿真不好当,传统经济学帮不了什么忙,全是陈糠烂谷子,大部分理论都是上世纪40 年代后的,都是城市化高潮期的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你见过哪本经济学的著作讲负利率的吗?没有!经济学大师们倒是讲过资本泡沫,但资本泡沫又是怎么来的?你别光说泡沫的危害,那个郁金香什么的,我们都知道,但泡沫又是怎么来的,跟什么有关系?完了,没了!这就是我们的时代,谈转型,首先是政府转型,否则什么型也转不了!在这样的时代中,政府一定要习惯于市场的起落,其实也没什么,这是时代的标志。千万别自己把自己卷进去,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了,着急上火也没用,很多年也解不了套。
负利率和“断电”措施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负利率这个事情,甚至到了吃不下、睡不着的地步。朋友们劝我说放宽心,我还是寝食难安,除非你麻木不仁,否则就算你一文不名,肩膀上扛张嘴,也要面对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能睡得着吗?
我在书里写了负利率的欧洲,但现在这个负利率在全世界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了。所谓负利率,就是银行给你贷款,还要倒贴给你利息,你说它愿意吗?当然,你存钱给银行的话,也别想着银行会给你利息,反过来了,你要向银行支付利息。这是怎么回事?这银行不是可有可无了吗?这世界里面,银行要是垮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都使用现金,一夜之间,回到了现金世界,没有现金的人,连生存、吃饭可能都难。问题就在这里,这就是负利率的厉害之处。
但问题还不止于此,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没想到过有负利率这一点,不管他是多大的腕,从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开始,过去打死都没想到,所有的金融产品,买的、卖的,都是以利率为正作为假定条件的。现在忽然冒出来负利率,那一切金融产品都要重新计算,什么模型,什么理论,总之跟过日子一样,盈亏怎么算,都得重新琢磨、重新来,银行为此忙的不亦乐乎,哪有功夫给你发贷款啊,各种市场交易放缓是必然的。所以,现在世界金融界把各国央行当成了敌人,大骂央行不地道,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真不地道的是世界上的政治家,他们将经济增长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了央行银行家,而他们口袋里的工具,实在也不多了,这就是负利率的由来。
对于这个负利率,世界金融界原来是满不在乎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也算是一派,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临时措施,扛一阵子就算了。
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不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老美女拉加德一向是欧洲金融的代表人物,为欧洲辩护的,而欧洲正是负利率的重灾区。开始的时候,这位拉加德对欧洲的负利率满不在乎,总是坚持说负利率“总体正面”。后来她大概也想明白了,口风开始变得谨慎,说负利率“并不是一件喜事”。巴菲特追求的是价值投资,但这个负利率也让他感受到了威胁,他承认,“这个负利率把我彻底整蒙了!”
即便是放出迷雾声称要加息的美联储,它的老大耶伦女士,居然也在给国会的信里面警告,美联储也不排除将来要搞负利率。我靠,你美国也要搞负利率,那中国持有的一万多亿美元的美债,岂非还要倒给你钱了??什么货币战,这就是混战,这不是明抢么!
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没人知道。反正有一点是清楚的,中国与全球化关系紧密,中国的贸易量排世界第一,因此世界金融圈一旦出大事,受到的冲击也必然最大。所以,我才建议中国要准备万一,要有点“断电”措施的准备,实在不行,那也好采用硬隔离的办法,冷静几天了。这不是应付小灾小难的,这是应付席卷全球、大灾大难的紧急措施,没有办法的办法。
什么叫“好的投资”?
一位欧洲投资银行的朋友对我讲,他从业几十年从来没有看见现在这种情况,基金经理们宁愿违约,也不愿把钱投出去,因为看不清形势。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也表示,对于企业和退休者而言,现在“有很多钱”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无处投资。
这都是真的。
不过有人说,那么在中国这么好弄钱,随便一个项目就能集资数亿甚至数十亿、上百亿,你看现在的金融案件,金额都比过去大多了。我的回答是,同志,资本过剩呀!时代不同了,过去资本池塘里面也就是几只王八、土鳖,现在全是能翻江倒海的妖精。
中国人为什么敢投资,一个是的确有钱,这个城市化、资本过剩和危机,这个“危机三角”的循环理论我已经讲过了;二是中国人好糊弄,尤其是钱多的时候,尤其是老人们这一代。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把时间闹革命了,基本没怎么读过书,剩下的时光,也多用来打麻将,跳广场舞了,所以好骗。你看P2P、理财产品,老人家上当是最多的。
看这些问题,要接地气。
现在什么叫好项目?很多企业家都问我,很多官员也在问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只有耶稣基督、安拉和观世音看得上的项目,才叫“好项目”!过去有个发明创造,什么改改工艺流程,提高效率之类的,那就是好项目了,现在的“好项目”,必须能说到天上去,什么移民火星,到月亮上去采矿,火车跑得比飞机快,才可以算“好项目”,太现实了不行,根本没人理你。
为什么?
那些万恶的资本家很明白,小打小闹,只能增加产能,导致严重的通缩,价格更低,更赚不到钱,天花乱坠,几十年以后见效的项目,没人知道真假,起码理论上的可能性存在,你说这要100倍、200倍的市盈率,没准,谁知道啊!于是,这反倒成为好项目了。现在我为什么总说精细制造?看不上什么工业4.0,原因也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精工细致,收工制造,这类玩意儿,产量小、成本高,反而很能适应资本过剩的时代,可以大行其道。
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很多东西,看着简单,但又不简单,与现在很多事情是相悖的,但又顺理成章,值得认真想一想。
资产转移行得通吗?
城市化让中国的各类土豪应运而生。过去是赚批文发大财,后来有人赚钢铁,有人赚煤炭,更多的则是赚房地产,当然最后是趁乱赚金融的钱。赚了钱,就有压力了,就像巴菲特叹苦经,钱多了也是大麻烦,于是有人就想跑路了,可你往哪里跑?全世界都一样,都是城市化,都是资本过剩,都是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你能往哪里跑,就您那两下子,出去可能更完蛋。
表面的对外投资,什么响应“一带一路”的,弄的跟真的似的,其实眼睛盯着的是里面,回来骗贷款的可能性更大。哪个对外投资的项目是赚钱的,回答都是,“将来可能赚钱”!一个印尼的高铁,让人家敲骨吸髓般的讲价,其实这条线路上现在每天也就是几十个人常来常往,这叫什么事情,还整得声势那么大。在中国的很多人眼里,战略就是儿戏,战略就是项目,战略就是把国家的钱往外整,变成自己的钱。
如果你非要问,危机时代里面最后什么国家能脱险?
我只能这么回答,从历史经验来看,那些位于资本输入端的、富裕的封闭国家比较占便宜,如二战前的瑞士。像中国、日本和美国,那都是危机的前沿国家,选择的发展路径不能后悔,后悔也没用,有点晚了。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