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盘将怎么走?
疫情对A股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或许唯有时间可以最终给出说明。但通过当下的蛛丝马迹,也可以进行初步的预估和研判,请与券商中国记者一起,来看券商策略首席对此的研判吧。
北京时间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过,资本市场在连续数日做出负面反应以来,31日表现却趋于企稳。恒生指数在连续两日大跌700点后,31日当天高开1.17%,收盘跌幅0.52%;富时A50期指在31日凌晨4:40左右快速拉升,早盘涨幅一度扩大至2.6%以上,全天同样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1月31日本该开市的A股因疫情而延迟,两天后,A股开盘将怎么走,备受市场关注。在世卫组织发声后,瑞银发布研报表示,春节假期过后,中国股票开盘时可能遭遇进一步下跌,全球反应则较为有限。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多家券商策略研报,大家预判较为一致,即武汉肺炎疫情可能继续影响短期情绪和节奏,但不改变中期市场向好的方向。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认为,2003年SARS期间,主要股指从高点到低点回调幅度约8%至10%,参照来看,市场指数可能还有4%至5%的回调空间。
兴业证券王德伦认为,A股短期仍会出现调整,但中长期在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的“四重奏”,权益时代“长牛”趋势仍未变。
起于2002年年底的非典疫情是最近二十年中与当前武汉肺炎疫情最可比的事件,市场对此反应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总体上,疫情演进以及投资者对其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疫情开始时市场认知不足、反应温和甚至没有太大反应;大规模爆发后市场紧张甚至恐慌;疫情继续发酵但市场已经消化直至疫情逐步结束。当年就股市表现而言,主要股指从高点到低点回调幅度约8%至10%。
此次武汉肺炎疫情从2019年12月8日出现首个案例到今年1月中旬左右,可能属于市场对此认知不足、反应温和的阶段,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整体继续反弹。
从1月下旬开始,随着武汉疫情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重视,市场对其影响认知更加充分、对其后果也开始更加担心,市场逐步演绎至第二阶段。节前A股与港股自前期高点已经累计回调约5%左右。
截至当前,武汉肺炎确认案例仍在继续上升,市场仍处于较为担心的状态,节后开盘港股就出现情绪性惯性下跌。从幅度上看,如果以当年非典疫情作为基本情形来参照,市场指数可能还有4%至5%的回调空间。当然,当前武汉肺炎疫情仍在演化中,后续实际情况仍需要继续紧密跟踪。
总体上,我们认为武汉肺炎疫情可能继续影响短期情绪和节奏,但不改变中期市场向好的方向。目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回调后更具吸引力,我们对市场中期走势仍持积极看法,短期情绪影响下的回调提供了低吸优质标的机会。短线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疫情进展,根据情况来看后续疫情潜在稳定的时间点来参与受疫情影响重的板块的短线反弹。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是我们中期看好的主要趋势。
此次疫情,由于正值春节假期期间且假期延长,疫情对投资者情绪冲击较节前已有所缓解,恢复开市后,A股短期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调整。
1月14日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下跌4.46%,春节期间新加坡A50指数和提前开市的恒生指数仍在继续下跌,投资者可能处于“悲观期”。短期行情可能观测上,新增病例的趋势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中期角度来看,疫情结束后,政府的相关稳增长政策措施、经济基本面受影响程度是2个重要观测方向。
整体而言,由于“挺进大别山”行情涨的过急、过快,由于疫情带来的调整,是使得部分投资者没来得及持有部分基本面较好、景气周期向上的优质“核心资产”和新兴成长“大创新”方向优质公司的绝佳机会。短期即使一波三折,但中长期在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的“四重奏”,权益时代“长牛”趋势仍未变。
从舆情看,投资者对本次疫情本身和市场的判断较为悲观。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富时中国A50指数11个交易日从高点下跌13%左右。如果疫情短期结束,则A股短期下跌反而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买入时间窗口。反之,经济、利润等数据和市场情绪均不支持股市,股市反弹可能要延后。
对于债市,我们继续维持上半年是利率债交易时间窗口之观点,十年国债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这不仅基于经济处于下降区间之判断,而且CPI二季度及之后也将走低,流动性充足和资金成本降低也是趋势。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信用债违约仍是主要风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评级下沉仍需谨慎。
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但幅度可能不大,若节后开盘出现明显低开,建议逐步布局。
战略层面,把握核心矛盾,即全年景气主线:借鉴“非典”时市场表现,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科技股)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复盘2003年“非典“行情,对A股投资的借鉴意义:
1)2020年发生的全国新型肺炎疫情,我们结合相关权威专家给出的对此次疫情发展的预测,则当前时点可近似类比于2003年4月中下旬,短期内A股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股价有所承压,医药板块或有超额收益表现,而部分消费等行业(如:商贸、体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股价承压;
2)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站在当前时点,疫情对A股“春季躁动”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实质上改变不了A股运行的既有趋势和市场风格
3)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坛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共同打压股市,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大。2003年非典疫情前期对形势估计不够充分,股市整体先涨后跌,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医药板块相对受益。
2002年11月“非典”出现之初,市场对疫情的严峻性估计不足,股市整体仍然上涨。2003年4月疫情明显加重、4月16日国内多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非典疫区、4月20日北京多校停课、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五一假期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市场情绪急转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绪快速扩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日至4月25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和8.5%。其中,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3%、10.3%和10%,而医药板块跌幅2.8%,相对受益。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家将其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此之前,中国以外地区报告的病毒感染病例出现上升。
最近几天,金融市场(尤其是亚洲)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消息做出负面反应。相较于1月中旬的高点,中国股票下跌6.7%,日本股票下跌2.4%,台湾地区股票下跌6.7%。春节假期过后,中国股票开盘时可能遭遇进一步下跌。全球反应则较为有限,美国股票下跌2.1%,欧元区股票下跌1.5%,但全球债券市场大幅上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逾30个基点。
如何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除了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则更为关键,尤其今年是诸多硬性指标需要实现的年份,瑞银表示,在其基准情景下,预计病毒疫情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因此风险资产在未来6个月应有良好支撑。
瑞银认为,中国为遏制冠状病毒采取的积极措施(比如隔离封控)以及其他国家的防范措施(比如取消航班和边境管制)将颇为有效。由于消费者需求降低且供应链受扰,这些措施可能使得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冲击。不过,如果能够成功遏制疫情,我们预计在需求反弹和潜在的政府刺激措施下,经济增长可望在未来几个季度反弹。总体而言,我们估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从此前预计的6.0%下降至5.5%,亚洲(日本除外)的盈利增长则下滑2-3个百分点。
任泽平提出的政策建议为一以贯之的三大政策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其中,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此外,他还建议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因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杀产生新的疫情。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大力补齐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
中泰证券李迅雷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
李迅雷表示,在经济政策层面,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属于黑天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重新调整2020年既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假设在悲观预期下,该疫情将对GDP增速带来的拖累达到1个百分点,那么,大约需要增加5000亿左右的投资和消费来对冲,才能起到稳增长的效果。因此,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要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建议财政赤字率从2019年的2.8%,上调至3%,即增加约2000亿人民币的财政支出。横向比较看,日本财政赤字率7%左右,美国4%左右,中国到3%,并非不可接受。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季度即需考虑降息,全年的加码的降准降息目标,应该是促进全社会新增约X亿左右(X: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情况而调整)的投资或消费。此外,在新冠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应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款,目标应该达到1000亿左右。如果能新增财政、货币投入和社会捐款这三项共5000亿左右形成的投资或其他各项支出,则基本可以抵消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信建投黄文涛依然维持经济前高后低之判断。黄文涛认为,疫情的演变或将扰动本轮经济回暖的小周期。如果此次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应该会从生产端、需求端两个方面影响经济。疫情对生产端的影响还要视情况而定,但从目前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显而易见。其对GDP贡献较高的服务业有较大冲击也已成定局。春节期间的餐饮、旅游、酒店、影视娱乐、交运等行业本来是黄金时间,但由于疫情发展的原因,经营活动和收入大幅减少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对冲政策或会提前或加码。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经济十年翻一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由于经济普查对过往经济基数的调整,2020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6%左右即可完成翻番任务。但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下行期,处于三大攻坚战的决胜年,加上外部环境不确定,2020年的经济形势本身已经较为困难。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黑天鹅”扰动,中国经济增加了新的外生变量,在原有的决策系统中又加入了新的因素。因此,本来已经较为困难的经济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预计原有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宽松方向不变,节奏或比原来预想的要加快,力度或比原来预想的要加码。就财政政策和准财政政策而言,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挥三大政策性银行作用和和提高赤字率是看点。就货币政策而言,降准仍有空间,降低短期资金成本和中长期资金成本同样重要,除了MLF和LPR利率走低之外,也不排除降低存款利率。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