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辛巴被查小仙炖遭罚 燕窝行业频踩雷

· Views 218

辛巴被查小仙炖遭罚 燕窝行业频踩雷

与佳明佳代工问题尚未有最终定论,又因财务差错被处罚,网红燕窝品牌小仙炖最近有点“烦”。12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因把2019年营业利润亏损3293万元上报成盈利3294万元,小仙炖被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处罚。

  辛巴被调查、小仙炖被处罚……燕窝市场乱象暴露在公众视线中。在业内人士看来,燕窝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缺乏规范化建设,部分企业经营基础较为薄弱,受网红文化刺激、资本进入后希望企业加速扩张变现,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乱象频出。

辛巴被查小仙炖遭罚 燕窝行业频踩雷

  财务错报被处罚

  12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已在11月25日对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予以处罚,原因是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根据朝阳区统计局披露的处罚信息,“小仙炖2019年《财务状况》(E103表)中营业利润本年指标上报数为3294万元,检查数为-3293万元,相差6587万元,差错率为200.02%,该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一条有关规定”。

  对于上述财务问题,小仙炖在官方微博回应,“2020年3月我司向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递交了《财务状况》统计报表。因初次填报,填报人员疏忽将‘营业利润’项负值填报为正值,致使财务报表出现数据偏差”。

  财务差错之外,小仙炖2019年超3000万元的业绩亏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不是上市公司,小仙炖此前没有过详细的业绩披露,但从小仙炖“双11”披露的数据来看,小仙炖营收净利与实际情况似乎有些出入。数据显示,2019年“双11”期间小仙炖销售额突破1亿元;2020年的“双11”,小仙炖斩获健康、滋补、燕窝第一名,销售额突破4.65亿元,同比增长262%。

  对此,小仙炖方面的解释为,“2019年小仙炖在供应链端及客户体验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致使2019年营业利润出现战略性亏损”。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作为网红产品,小仙炖亏损并不意外,“网红产品的模式就是靠前期大规模烧钱炒作来迅速形成市场份额,这类企业更多是依赖外部融资才能维持,一旦后续融资不畅或无法登陆资本市场,企业价值和业务可能就会快速坍塌”。

  资料显示,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500万元,是深圳市榕树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网红燕窝“小仙炖”的品牌所有者,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苗树。在融资方面,小仙炖成立至今共获得了4轮融资,除了有陈数、章子怡等女星投资,还获得了周鸿伟、俞敏洪、盛希泰等商业大咖的青睐。

  针对上述财务问题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小仙炖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代工风波未平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前代工带来的问题还尚未有最终定论之际,又因财务差错被处罚,对于小仙炖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今年6月,佳明佳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声明称,在其2016-2019年停业期间,小仙炖冒用了其公司名称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而他们从未接受过小仙炖的生产燕窝委托,并指出小仙炖工厂的网页配图是一张经过PS处理的照片,该照片在佳明佳厂房上安上了“小仙炖”3个字。

  随后,小仙炖对佳明佳的声明做了回应,表示其“所述内容严重失实”,小仙炖与佳明佳公司存在委托生产加工合作关系,合同期限为2016年1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对此,佳明佳作出了补充回应,直指小仙炖不正面回应“燕窝到底是谁生产的”这一核心内容。

  关于2016-2019年间小仙炖鲜炖燕窝究竟产自谁手,小仙炖方面再无正面回应。目前佳明佳已提起诉讼,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视频中,其代理人要求小仙炖赔偿损失3000万元。就双方产生纠纷的案件进程,北京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小仙炖及佳明佳,但截至发稿,双方并未给予回复。

  或许是意识到代工带来的问题,在佳明佳2019年4月起诉小仙炖后,小仙炖成立了小仙炖霸州食品有限公司,将公司厂房搬迁至河北霸州经济开发区,并在2019年11月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进行自主生产。

  对于小仙炖生产模式的转变,沈萌表示,代工模式的资金周转率和利用率更高,更适合小仙炖前期资本积累,但随着后期发展,小仙炖对代工企业的控制力有限,双方处于彼此博弈过程,双方话语权的争夺容易造成潜在纠纷,从而影响产品生产甚至公司业绩。“通过不断融资自建工厂,转向重资产模式,也是小仙炖为更好地控制下游生产和销售的举措。”

  不过,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目前佳明佳和小仙炖的诉讼风波还未裁定,但该事件一定程度上给“小仙炖”品牌形象以及消费者信心造成了影响。

  缺乏标准和规范

  从辛巴被调查到小仙炖被罚,燕窝行业乱象逐一暴露于公众视线。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燕窝市场发展依然处于初期阶段,资本进入后希望快速看到回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问题频出。

  或许是为了增加卖点,采用代工模式的燕窝品牌艾尚燕在官网上打出“不加防腐剂,不加添加剂,0脂肪”的宣传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打出上述宣传语的艾尚燕却在产品中添加有增加产品浓稠度的添加剂——琼脂。

  在艾尚燕旗舰店内一款75ml浓度为40%的冰糖燕窝配料表中,除了有水、单晶体冰糖和燕窝,还有食品添加剂琼脂。据了解,琼脂是用石花菜提取的混合多糖,用于食品中能明显改变食品的品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琼脂可用作增稠剂、凝固剂、悬浮剂、乳化剂、保鲜剂和稳定剂。

  就琼脂在燕窝中的添加情况,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小仙炖、燕之屋、同仁堂、上官格格、燕子约、燕小厨、肌活等多家燕窝品牌了解到,除同仁堂有一款70g规格的即食燕窝含有琼脂外,其他品牌均称“不含琼脂”,相关产品配料表中也未标有琼脂一项。

  艾尚燕代工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浓度为40%的冰糖燕窝产品中加入琼脂是艾尚燕方面的要求,之所以添加食品添加剂琼脂是因为低浓度的燕窝产品燕条会快速沉底,造成水和燕窝分离,加一点琼脂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40%的产品没有必要加入琼脂”。

  近日,辛巴在直播时售卖燕窝被质疑为糖水事件引起各方关注,从发布律师声明,称其所售燕窝为合格正品,到承认所售茗挚燕窝存在夸大宣传,提出“退一赔三”的解决方案,“辛巴燕窝造假事件”历经多次反转,最终该事件引起了广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关注并介入调查。

  在沈萌看来,近期频繁曝出燕窝行业乱象,一方面是因为尚未有国家层面统一的行业标准;另外一方面则是燕窝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部分企业经营基础较为薄弱,受网红文化刺激、资本进入后希望企业加速扩张变现,在缺乏标准和规范化建设的情况下,快速走红的燕窝行业像是建立在海市蜃楼上。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