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差异及解析!
公众号:许亚鑫
开门见山,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今年受到原地过年的政策影响,2021年的第一季度环比数据并不是特别亮眼。
随着时间进入3月份,政策的影响逐渐消退。受到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的影响下,国内经济的环比修复趋势仍然有望在第二季度保持,并且潜在的增速仍会高于全球的其他主要经济体。
在当下,我们已经能够预期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餐饮,客运,旅游,住宿等相关行业火爆的场景。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经明确不急转弯,随着全球疫情的进一步好转,经济复苏力度的增强,以及国内房地产的增速居高不下,我们仍然需要对下半年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做好充足的准备。
事实上,从春节之后到现在,我们已经很明显看到“转弯”的政策迹象,这一点从资本市场春节后抱团股纷纷瓦解可以看得出来,表面来看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带来的无风险收益走高引发的“杀估值”行情,实际抱团股已过度透支了未来的增长预期,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弯导致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向心力自然就引发了估值回归的过程。
从经济复苏内部,PPI和CPI的剪刀差有望进一步拉大,PPI上行势头可能在二季度得以保持,而CPI回升幅度有限(受到猪周期下降的影响)。PPI和CPI的剪刀差可能成为2021年经济复苏中的新的结构特征,值得我们去注意。
落笔点题,我们再来一起看下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从拜登入主白宫以来,货币政策基本按兵不动,强财政刺激的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似乎正处于拐点的经济。这是由于广泛的疫苗接种和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支持。”
事实上,美股的这一轮行情,也正是由鲍威尔口中的强有力的货币和财政支持着,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当下的焦点特别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或条件退出,回归货币的正常化。
拜登政府在3月份采取“特殊”手段强推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之后,4月初又开始在酝酿新一轮的BBB计划(Build Back Better,简称BBB计划),该计划目前宣布的金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主要围绕传统基建、绿色基建、先进制造等展开。虽然基建更新和绿色能投的愿望非常的美好,但是最大的挑战则来自于资金来源。
是继续发债还是加税?
拜登似乎非常无奈准备扣下加税键,即针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群体,资本利得税由20%提高到39.6%。如果,此次计划如果被实施,美国两个富豪州,加州和纽约州分别有56.7%和52.22%的富豪将被加税。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向来是减税容易加税难。从里根开始的历届美国政府,减税一直都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主题,但加税却从来没有成功过。这次拜登的加税政策一样困难重重,目前该政策已遭到共和党的全面抵制,甚至部分民主党人士的反对。因此,当前的美国经济环节和政治氛围似乎都不支持加税措施。如果从融资挑战性角度看,所谓的BBB复兴计划要么大打折扣,要么进一步推迟。
此外,美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确实是个好消息,原计划100天1亿人接种新冠疫苗的计划现在有望实现,100天接种2亿人更具雄心勃勃的目标。疫苗接种加速度、财政救助计划落实都增强了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将继续加快修复值得期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反观国内,由于对抗疫情措施得力,当下疫苗接种的推进较为平稳,差不多每天以400-500万剂的速度在增长,截至今天27号的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948.9万剂次。
一方面,国内疫情期间侧重以政策推动银行信贷,很多企业加上了杠杆,主要特征就是快速的复工复产,需求的复苏相对较慢;美国疫情期间则侧重以政府加杠杆的方式向居民撒钱,主要特征就是需求复苏较快,而产能复苏较慢。
这样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中美之间CPI与PPI增速的差异,同时也能够看到中美均出现了CPI与PPI的剪刀差。
中美差异
另一方面,伴随着时间进入到后疫情时代,接下来双方所面临的困难也有所不同,国内已经逐渐实现了货币正常化,不过问题在于之前的企业猛加杠杆,面临企业去杠杆,产能出清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我们要从政策上引导构建“内循环”,为何要去强调“需求侧”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巨量的产能不但过剩,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经济增速一旦不能维持,有可能滑向滞胀的局面,而PPI无法向CPI有效传导,也会导致很多企业将会面临被出清的命运。
4月以来,印度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3日和24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全球最多。印度官方数据显示,4月5日印度日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15日超过20万例,22日超过30万例。印度新冠疫情持续恶化,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印度政府25日预测,该国这一波新冠疫情可能于5月中旬达到峰值。继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首都新德里之后,北方邦将成为下一个疫情热点地区。到本月底,北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新德里地区将成为病例新增最快的地区。到5月中旬疫情达到峰值时,印度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将高达50万例。
美国方面,尽管疫苗的推进速度很快,不过近期印度的情况会让很多人意识到,未来人类与新冠病毒对抗的这条道路还十分漫长,经济的复苏之路也必然存在诸多波折。美国政府由于猛加杠杆,变相的通过美元体系实现了收益美国化,风险全球化目的,但是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如何平衡?国内的阶级撕裂如何弥补?拜登政府也十分明白,仅靠一味的甩锅和抹黑,是无法从根本解决自身综合国力下降的基本事实,否则就不必痛定思痛,想要推出BBB复兴计划了。
全球视角
我们再切到全球视角来看,去年全球实际GDP下降3.5%,预期今年能够上升6.0%,通胀率也有望从2.0%温和升之2.2%。这其中,全球经济的主要复苏引擎便是中美。大家可以从上述表格中看出,发达国家的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整体的通胀并不明显,所以仍有足够的底气维持当下的量化宽松。然而,新兴市场国家里面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去年的通胀已经分别达到3.2%,3.5%和6.5%,今年更是有可能会出现翻倍的上涨。今年2-3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曾在第一季度触及1.74%附近的新高,实际上直接推升了市场对于未来全球通胀上行的预期。
因此,指望控制着全球金融话语权的欧美发达国家放下屠刀,不剪羊毛是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唯有看清楚真正的趋势,哪怕是在逆流而上中坚持,最终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
以A股的上证指数作为案例,从技术面的角度,结合上述宏观经济分析,给大家指明一些潜在的投资方向。
上证指数日线图
前文《衰竭日砸盘,你们感到很意外?!》许导曾给大家布置过周末的作业。如上图所示,现在就解析答案给大家抄作业:以上证指数日线作为标的,自3731.69高点开始的调整,打到3月09日出3328.31低点的时候,主跌空间已经告一段落,当时用了13个交易日下降。随后开始陷入7个交易日左右的上升和5个交易日左右的下降循环,这段循环可以称之为以时间换空间,预计结束小周期的下降循环时间节点为5月03日。
由于那天我们刚好五一假期休市,所以这个窗口,与斐波那契数列55窗口将会重合。之前我谈到过,如果到5月06日之前的这一段行情选择向上,那么变盘后就危险了;反之,当下这段行情选择的是向下,反而是好事。经历了3轮的“75”循环,预计五一劳动节开市之后,A股将会面临变盘,方向,涨。
当然,未来能够让市场打破如此沉闷震荡的消息,大概率应该是要来自于G2(即中美),至于欧佩克会议啊,印度疫情啊,经济指标啊,看一看就可以,所以这里许导也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五一假期爆出来的是G2谈崩的大利空(小概率),上面所谓的看涨便不作数。如果你觉得你能预测黑天鹅,那么你来,否则许导这口黑锅,不背。
这是大盘的角度,如果A股真这么变盘,意味着港股也有同样的机会噢。
-END-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