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交易理念
1
何为理念?我理解,这两字可以拆开看,分别是理和念,即道理和信念。
理念就是你所认可的描述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道理+你对此道理的信念。
评价理念好不好,这2个角度都很重要。如果理本身是说不通的、想当然的东西,那么,即便信念坚定又有什么意思呢?就比如最近看徐晓东挑战传武,他自己也说,很多练习传武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在骗人,因为他已经被前辈洗脑了,而前辈则被更早的前辈洗脑了。这些可怜的男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一度被自己的坚韧不拔、择善固执所感动,很可惜,白费劲。
另一方面,如果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明白人,一个明师——即,真懂行的老师——他把道理讲出来了,让后来者少走很多弯弯路,而听的人却不肯信,或者信的不扎实。那么这理念也不算是真的到手了,可能只沦为纸面上、口头上的炫耀的把戏。
克罗先生谈到一个案例,一个期货经纪人,在谈话期间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下账户,账户烂的一团糟,却谆谆教诲克罗“趋势是你的朋友”,克罗说,他自己应该先跟趋势交朋友,再教育别人不迟。
2
我的理念是什么?道理方面,我认为金融市场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的一般特征和运行规律,在金融市场中均可以找对应的表现。我想仅此一句,对于有心人,已经足够了。
贴一张图。

展开来说,未免要打好多字,好累的!仅举一例:反馈。反馈是系统论中重要的概念,分成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起到强化的作用,而负反馈起到约束的作用。原子弹的爆炸过程其实就是正反馈,核燃料吸收中子后分裂并释放出若干个中子和大量能量,这些中子被其他核燃料吸收,再次分裂,重复该过程,反应一步步扩大,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体现为核爆炸。而核反应堆,则利用的是负反馈,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控制反应堆中铅棒(铅棒可以吸收中子)与反应物接触的面积来控制核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中子增殖系数k大于1,不加控制,链式反应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则最终会发生爆炸,就出事故了。合理地调节系统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才能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如果控制不了,就是失控。
在市场中,反馈无处不在。最经典的是 预期——行为——价格这三个元素之前的相互作用。
正反馈的案例:看多预期驱动人们买入,买入行为推高了市场价格,价格上升佐证了看多预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多头阵营中来,该反应循环进行,最终表现为“趋势”。
在期货市场这种反应比股市来更干脆利落,由于期货市场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每一天上涨都让多头的资金更多,而空头的资金更少,多出来的资金可以作为更多的保证金去开立多单,进一步加剧了多空力量的失衡,所以,期货上的趋势,来得突然,停得愕然,更有趣味。
负反馈的案例:如果多数人都看多,纷纷买入,市场缺乏进一步推高价格的动力,则短期见顶,于是敏捷的人赶紧出局观望,引发价格下跌,跌到一定程度,多数人都看空,没有人愿意卖出了,则短期就见底了,聪明的人赶紧进场捡便宜,引发价格上涨,这就是所谓的“震荡”。
市场总是在两种情况中切换,趋势策略和震荡策略都可以赚到钱。
用统计学的来解释,一方面,收益率分布有幂律的特征,所以趋势跟踪所强调的“斩断亏损,放长盈利”是对的;另一方面,均值回归也是普遍现象,所以“高抛低吸”也是对的。这两种交易风格都抓住了市场本质的一个方面,但都不全面,不过,做好任何一个,也够吃饭了。
3
如何建立理念。
首先,要却学习,要研究道理,为什么道理是对的?如何证明?
如果不能证明道理是对的,怎么可能会死心塌地去信服它呢?在蒙昧年代,宗教领袖拥有对真理的解释权,他说:这是对的,因为这是神的旨意。对此,我们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你信吗?我不信。科学未必是真理,但绝对是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最接近真理的东西。
在古代,由于眼界和知识的束缚,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相信地心说。后来,随着科学普及,大部分人都相信日心说。我去年在知乎看到,相当比例的美国人,依然相信地球是平的。还有人专门发射小火箭,上天上去看一看,这种求证精神值得钦佩,可惜就是太傻缺了。
其次,要实践。交易和其他的知识不同,在没学会之前,去做,是有代价的,亏损的概率很高。但是如果不付诸实践,又不可能真正学会。这有点类似游泳,学完了浮力、流体力学、人体运动机理,学生确信游泳是可以练成的,还是必须要下水。怎么办呢?如何避免在学会游泳之前被淹死呢?很简单,找一个浅一点的池子,并且配上教练。
同理,初学者可以使用少量资金试水,随着理解的深入、技巧的娴熟、理念的扎实,逐步放大资金。
之前读过一本《学箭悟禅录》,讲日本老师教德国徒弟学习日本传统弓道。老师不喜欢讲道理,这也是日本人的传统,而是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功。如果功力到了,自然也就领悟了。在没领悟之前,说再多也是白费力气,所以老师认为,说太多,不是对学生好,反而是不称职的表现。对于初学者,老师只要求他们能拉开弓,射出去,准不准都无所谓,后面随着进阶,再逐步提升难度。
4
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理念,要推而广之。
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一理通,百理明。如果你在A事件上获得了启发,学到了某种道理,要看看这个道理能不能推广到B事件去,看看道理是局限性的,还是普适性的。如果是普适性的,则当然是更好的。
复杂系统理论,当然是普适性的,我们整个地球都是一个大型复杂系统,包括人类的社会、文明、科学、经济,都是复杂系统,都可以用该理论解释,虽然这种科学还在构建的过程中,但已经方方面面动摇了传统理论的根基。
举个例子,大自然是复杂系统,植物、动物、水、土壤、阳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作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是不是要考虑,自己该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该如何与同类竞争,与天敌斗争,并尽可能捕食猎物?——当然了!
这跟我们交易者有什么区别呢?散户、机构、现货企业、监管部门、交易所、结算中心、中介经纪公司、信息服务公司、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生态。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在考虑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生存和发展,是所有生命永恒的主题。很显然,只有生存才有机会发展,只有发展才能维持生存。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动物或者植物身上学习呢?——他们如何适应自然环境?我们如何适应市场?这二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分。依我看,自然的生物要想混的好,常常需要以下几个观念:
第一个:时。
时机很重要,种子不在春天播种,就错过好时机了,大概率活不了。
狮子、猎豹,要捕食,不讲究时机吗?贸然进攻(开仓),可能不但没有收获,反而把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
再有:等。
蜘蛛只管在大概率上会有猎物通行的地方织网,然后它就耐心地等待,它也不预测猎物是今天来还是明天来,来是蚊子还是苍蝇,反正猎物来了,它该干嘛干嘛就行了。交易不是这样吗?以海龟法则为例,设置好触发的阈值,不管是30天还是50天,其余的时候大多数是在等,没开仓之前等开春,开了之后等平仓,交易不是体力活,而是要靠耐心。什么叫耐心?耐受“不耐烦”的心。
还有:弃。
比如说,非洲的角马群在迁徙的时候,强壮的走在头里,幼小的保护在中间,老弱的在两侧或者后头,为什么呢?如果天敌来了,优先牺牲老弱,保存有生力量,让种族延续下去。一个不死,是不可能的,如果势必要舍弃,就放手吧。交易同理,该止损就止损,这是基本素养。
以及:分散及强化。
蚂蚁在找食物时所使用的策略,已经被科学家开发成蚁群优化算法,在物流运输等方面获得了实际应用。它们是怎能做的呢,首先分散撒网,派出大量工蚁随机对周围展开搜索,如果某工蚁找到食物了,就沿途留下信息素并返回巢穴,告诉更多的工蚁,更多的工蚁沿途去寻找和搬运事物,留下更多信息素,此时,大部分工蚁忙碌在这条有确定性的道路上,很少量工蚁依然保持随机搜索。在交易上,我们要分散布局各个板块,因为行情的发生有一定的随机性,无法预测今年的利润将会是由螺纹还是橡胶提供。一旦有浮盈了,那么就要加仓——在相对确定性多一点的机会上,要多派出一些蚂蚁,多分配一些资金。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生物们可以利用这些策略繁衍了数百万年,人类为什么不能?这种从自然界所获得的启发,即便在没有了解复杂性科学之前,也已经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思维方式:顺天道,行人事。
举例来说,顺势而为,还需要别人来教吗?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常识,是刻在我们文化的骨子里的东西。
《周易·乾·文言》里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孟子》里有:“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待农时)
时,时机,说白了就是势头明确的时间点。
《孙子兵法》里说的更直白: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5
谈到理念时,中国文化里有个近义词:道。比如你常常看到“交易之道”这样的词汇。
道这个字眼,很微妙,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对它是倒了胃口。
中国人,什么都能弄出道——哦,不,这方面日本人最疯魔,什么茶道、剑道、弓道、棋道,就连插花都有道……
道,是中国人的原创,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认为,道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是形象背后的本质,而且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比起那些还在玩神创论的民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比如老早的《易经》,最初是占卜体系,后来对卦象的解释中,慢慢具备了哲学精神,提倡“推天道以明人事“,本质上是采取了归纳的方法,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提炼出规律,并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说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蕴含朴素的辨证思维。老子进一步发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说的是演化思想,同时蕴含着朴素的系统论思想,指出整体中存在着丰富的子系统或者组分,他们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涌现出新的物质形态,并在整体上实现了和谐共存。
这些思想萌芽这么早,而科学手段还跟不上去证实,所以显得:玄之又玄。
现在回头看,不是老祖先喜欢装神弄鬼,实在是缺乏描述这种思想的科学概念。正如梁漱溟先生说的,中国先秦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明。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戈津就明确地说:“西方的科学家和学术家惯于从分析的角度和个体的关系来研究现实。而当代演化发展的一个难题,恰恰是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多样性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F·卡普拉更是在他的<物理学之道>中感叹地说:“东方哲学的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无疑是它们最近在西方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们西方的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机械的局部的世界观。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看成是我们社会广为扩散的不满的根本原因。有许多人转向东方式的解放道路而向<易经>求教。”
说这些,也不是我要复古,只是要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很宝贵的思想宝库,也许古人和今人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古人说的不如今人好,不如今人深刻、透彻、全面,这都是很正常的。中间差着几千年,能一个水平吗?
我们一方面不能妄自尊大,总是强调“祖上阔过”,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好像一提到“道”就显得老气横秋,跟不上时代潮流。
现在做交易,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入手的,比较多,也是主流,他们更多强调从数学上去证明某策略的原理、可行性、效果。这里不需要谈到道,也不需要谈什么理念,是不是说明没理念,一样可以把交易做好?
在我看来,强大的数学逻辑,本身就是理念!
对数学原理的深信不疑,这种信心带来了力量,帮助模型的开发者敢于拿真金白银去辅助实践。之前看过麻省理工的天才学生们利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打败赌场的故事,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亲口说的一次经历:去了赌场,一切都按计划来的,但是很倒霉,连续输了几次大的,本金亏了一大把。他受不了了,回到房间,躺在地板上,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后来他强打意志,在手提电脑上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复盘,数据告诉他,虽然很倒霉,很不可思议,但这些情况依然是可以用概率来解释的,他不是遇到天谴了,只是遇到了小概率事件。他现在有2个选择,一个是选择回家,放弃赌博,一个是把身家性命继续押在数学上,这是考验他理念的时刻到了——后来他回去继续赌,赚回了本金,还赢了钱。
我认为,是在这一刻,他真正可以说:数学是我的理念。
理念是要经历考验的,不经历考验,不算真理念。
还是前面《学箭悟禅录》里的故事,老师告诉学生,射箭是很严肃的事(其实一切关乎生死的搏斗都是严肃的),弓箭手在射箭的时候全神贯注,仿佛弓箭的上端刺到天,下端连着地,天地就在这弓弦上,拉得那么用力,又那么轻容,好像怕把天地拉崩了(额,日本人比我们还神神道道)。
其中一段,原话我忘记了,大致是说,一个弓箭手,敌人很多,情况很危机,而你只剩下几只箭了,明显自己很难活下来,这时候该怎么办?不是跑,是“仍急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动作不走班,内心不慌乱,射完就死,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交易其实差不多,回撤了,很大的回撤,难免不慌,是策略失效了吗?现在该怎么做?停下来做检修,还是退出市场,还是再坚持一下?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策略的同质化导致回撤周期越来越长,基本上,策略质量差一点的,都被回撤给熬死了,熬出局了。等走的差不多了,策略会重新开始生效,交易是残酷的!
不说趋势策略,就说价值投资吧,巴菲特老爷子还有过50%的回撤呢。价值策略驱动的主动基金或者聪明贝塔产品,每年都能打赢指数吗?不能,甚至数年都不能。所谓坚持,就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我07年入股市,一开始也是学价值投资,后期08年一看哪些国内的著名价值投资者,如林园、但斌等也亏的一塌糊涂,顿时对价值投资失去信心。现在回过头来看,奉行价值理念的几位主动管理型产品的基金经理,还是取得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且回撤更小。我当时,是眼光短浅了。
6
理念,有高低优劣之分吗?
还是从理念的分拆来解释。
1、从道理的角度讲,是有的。基于数理逻辑和哲学范式所建立的理念,肯定比我前面说的从蚂蚁、蜘蛛身上获得的启发,要高大上多了。
2、从信念的角度讲,没有。如果高大上的道理,对你不管用 ,你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相信不了,那管个屁用?举个例子,量子物理的科学家,后期有几个代表人物都走向哲学、神学了。为什么?因为量子理论所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真相,太匪夷所思了!从某种层面说,我们并不存在。本来就没有“质”,哪里有“质量”可言,更别提“物质”了。佛家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胡塞尔说万物都是现象——物理学家必须在常识和物理之间做出选择,某个物理学家,我忘记是谁了,他妹妹去世了,他在信中说(大意,原文我懒得翻书去找):像我们这种人,本该对存在、死亡有独特的理解(根本就没这回事),但我还是很难过。这不就是一个理念和实践不符的案例吗?我们不强求物理学家跟庄子一样,老婆死了,鼓盆而歌,只是相比来看,后者似乎对自己的理念(气凝结成形,形散,则复归于气)更笃定,更知行合一。
所以,我的意见是,别笑,彼此不要笑话,也不要仰视。
条条大路通罗马,理念是对的,就可以了,这一点,我们没有能力构建的话,大可不要费力,直接接受一个现成的、成熟的投资流派,去学习就行了。
重点是,你对这个理念 ,理解了多少,接受到什么程度了。
能拿身家性命,押在它上面吗?
7
为什么要强调交易理念?
因为你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生活中,你去看看,那些在哲学、心理学上有涉猎的人,基本上肯定经历过一段或者正在经历着一段痛苦的生活。否则他没有动力去学习这些东西,不是吗?纯粹是为了寻找思辨的乐趣?别傻了。有那时间不如刷点抖音什么的。
为的是什么?解脱,或者安慰。
交易的世界没有坦途,如果能把资金曲线都做的更达里奥一样,或者像徐翔被抓之前的产品一样,谁还需要这玩意儿?
基于科学的原理建立的系统才是可靠的,基于对原理的信任所建立的信心,才能形成执行力。
(全文完)
Reprinted from 知乎,the copyright all reserv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