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交易没有最好的处理标准

· Views 2,338

前段时间,有位做期货的朋友顿悟了,忽然间意识到了自己天天毫无章法的瞎做是在扯皮…然后转身去闷头苦练后,终于找到了一种进出场的交易模式。他很兴奋,他以为他已经大成,结果在交易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交易没有最好的处理标准

 

这看起来是一个资金管理的问题对吧?

可实际上,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这里面其实是认知中关于取舍的理解问题。重仓怕止损,轻仓怕浪费行情,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标准?

1、没有最好的处理标准

对于一些新入交易领域的人而言,他们最喜欢的问题是:XX品种怎么看?未来行情你觉得会怎么走?XX品种可以买,可以空吗?

这很容易理解,可能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个环节,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对不确定性的理解还不到位,总以为所谓的交易就是能够掌控未来走势而获得收益。

然而,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明白了未来走势的混沌之后,人们最喜欢问的问题变了。变成:止损多大比较好?10个点还是20个点?资金使用比例是多大比较好?20%?还是30%?

来到这个阶段的交易者,显然理解了走势的不确定性。然而,他们需要洞察到另一个问题:处理不确定性,没有最好的标准。

他们必须理解:在投机交易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最完美的交易方式,必须做出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取,是一种领悟。而舍,是一种智慧。

2、接受不完美

期货交易者C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后,终于利用算法建立了一套期货交易系统。逻辑完整,他经过了大量的复盘和请教其他高手之后,确认自己的交易模式是拥有正向收益预期的。

于是,他准备加大资金量,然后就涉及到了品种的资金分配问题。

他明白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他知道原油眼前的流畅并不代表未来会更流畅,他也知道螺纹钢现在的震荡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大波动,他准备采用的方式是:尽量的均衡的分配资金到每一个品种上。

那么,怎么分配呢?

1、保证金

C的第一个选择是根据保证金来计算。比如,他100万的资金分成了20份,每一份5万元,然后这5万元能够开几手就开几手,比如螺纹钢的保证金是4500,那么他就50000/4500=11手。

但是,在交易了一段时间之后C发现,利用保证金来计算的话有一个问题,首先保证金每一个品种的比例都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其次是保证金经常会有一些调整。C觉得这个问题让他有点难受,于是他做了一些改变。

2、合约价值

他开始用合约价值来设计仓位。比如,一手焦炭的报价是2000的话,那么一手焦炭的真实价值就是价格*合约单位=2000*100=200000。而一手玉米的报价是2000的话,那么一手玉米的实际价值就是2万。所以,他的配置方案就是开1手焦炭对应着10手的玉米期货。

这样,就解决了保证金总变化的问题…

然而,又交易了一段时间之后,C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玉米的波动太小了,而焦炭的波动又太大了。

虽然玉米和焦炭的合约价值都是20万,然后一手焦炭的波动完全的秒杀了玉米,这导致的情况就是,玉米10手盈利一次赚的钱根本就不够焦炭止损一次亏的…这样的话,岂不是自己的资金曲线过分的依赖了焦炭?

3、利用ATR

C总结了一下问题所在:波动小的开的多了,而波动大的开的少了。于是,他又做出了更改,他参考了海龟交易法则的仓位处理方式:利用ATR来计算仓位。

ATR就是品种最近走势的平均波幅。C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就是:资金基准数值/ATR/品种单位。这样,可以在某品种波动大的时候少开一点仓位,而在一个品种波动小的时候,多开一些仓位…

这样就可以解决波动不一致的问题。

C以为这就是终点了,但是很快,C又发现了更多问题:首先,波动大的品种可能会继续出波动,而想要盈利靠的就是波动。比如最近的铁矿石,波动特别大,但是波动背后的机会也同样大。其次,一个品种的波动很小的时候,这个模式会开出较多的仓位,但是有一些品种是目前的波动很小,忽然有一天,这个品种的波动就突然变大了,而且是反向的变大。

比如,白银的波动长期很小,根据C的算法,它开的仓位就比较多。结果忽然某一天出现了一个黑天鹅来了一个反向跳空,让C以较大的仓位被止损掉了,C的曲线直接出现了一个大回撤…

C快疯了,这特么到底该如何是好?

其实道理很简单。他选择的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他需要停止寻找最优的模式,做出一个选择。选择一个他偏好的方式,拥抱它的优点,接受它的缺点。

萧伯纳曾说过的:“科学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引发十个新问题.”

当你把交易当成了一门科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期货品种的根本不同,未来的波动不可预知,那么你就永远找不到一个完美分配风险敞口的方法。

不存在完美,你就需要接受不完美。否则,这将是一条永远停不下来的路。

3、确定的规则,就是最好的处理标准

曾经有位朋友,为了寻求最完美的方式,不停的往自己的交易方法里添加细节。本来简简单单一个入场,被他添加了成交量,波动率,MACD等各种各样的参考条件。

后来他发现,无论如何优化,都会不停的冒出更多的新问题,而且系统臃肿并且效率低下。于是,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他将那些花里胡哨的细节全部砍掉,留下了最本质的核心。然后他就发现,交易忽然简单了起来。

只有当一个交易者明白:没有最完美的处理标准时。他才会去选择众多处理标准中的一个,将其变成他的规则。

10个点止损好?还是50个点止损好?没有最好,10个点止损的话很容易就被触发,但是10个点单次止损的金额较少。50个点较难被晃出去,但是止损一次顶前面5次。行情走势是不确定的,我们不知道未来的走势是什么形态,所以,我们就不知道止损10个点更好,还是止损50个点更好。

但是,如果统计的周期足够长,交易的次数最够多的话,相信两者的结果会无限趋同。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择其一,形成规则。

你想要取单次的止损更小,还是取更强的抗震荡能力?做出取舍,定下规则即可。

确定的规则,就是最好的处理标准。而由一个交易者自己确定的规则构成的交易系统,就是最好的交易系统。

4、寻找完美的处理方式,等同于寻找圣杯

海龟交易法则的作者柯蒂斯费思说:对于交易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交易系统,而交易者贯彻交易系统的能力。

为什么贯彻一套交易系统那么困难?就是因为某些交易者在交易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发现了更好的处理标准。所以,他们会不停的修改自己的规则,不停的优化自己的交易模式。

然而在投机交易中,寻找最好的处理标准,等于寻找完美,等于寻找圣杯,永远没有尽头。而想要拥有这种贯彻执行能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明白没有最好的处理标准,最值得依靠的叫规则。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