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 Views 87

核心观点:

日元近期下跌的利差逻辑有所减弱,本轮日元贬值或与日本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活动有关。海外投资者对日元的投机性卖空情绪高涨、进口价格上升等也对日元形成压力。日本央行前期推出救市措施,但单边汇率干预的边际作用在逐步消减。中期日元修正的主要动力主导因素还是美日利差,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数据和联储动向。

日元贬值并非个案,背后是强美元和非美货币的集体窘境。强势美元下,国内经济环境好坏很难决定本国货币走势。货币政策的边际操作,也较难逆转汇率趋势。尽管也在贬值,但本轮人民币相对其他非美货币整体强势;后续若美元回落,人民币升值空间亦被压缩。

事件:

7月2日,日元汇率暴跌,日元兑美元汇率触及38年以来新低,一度跌至161.75,日元兑美元的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14.8%。

正文

一、加息与救市,难阻日元趋势性贬值

日元近期下跌的利差逻辑有所减弱。2022-2023年,日元的趋势性贬值主导因素是美日利差,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数据和联储动向,日元基本遵循了“短期看美联储,中期看日央行”的基本逻辑。但2024年5月以来,日元的贬值趋势与美日利差发生背离,美日利差在美债震荡下行、日债平稳走高的背景下已经逐渐收敛,但日元贬值趋势未见扭转。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本轮日元贬值或与日本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活动有关。日元与美股的走势相关性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大幅上升。2024年1月,政府启动日本个人免税储蓄账户(NISA)计划改革,提升市场对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NISA大幅扩大了年度投资限额,其中小额投资限额由每年40万日元升至120万日元,增长账户年度投资限额由每年120万日元升至240万日元,同时降低账户存款门槛,以促进日本家庭投资。NISA账户的扩容推升了日本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偏好。根据日经数据,6月通过NISA账户流入外国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流量创下新高,日本居民部门对海外资产的配置不断上升。从日本的国际投资头寸数据来看,从2023年底起,日本的对外资产中的权益证券投资分项也持续走高。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需求或是近期日元走软的重要因素。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海外投资者对日元的投机性卖空情绪持续高涨。2021年下半年开启的本轮日元贬值中,金融机构对日元的投机性卖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做空情绪并在多次突破关键点位后更加高涨。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6月最后一周美国市场对日元的投机性空头净头寸达到17.4万手,创下2008年有数据以来的空头净头寸新高,市场对日元的预期暂时仍未出现见底的证据。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日本国内进口企业对美元的需求维持高位。2023年以来,随着日本内需复苏的演进,进口需求持续维持高位,尽管日元贬值推动出口高增,但贸易始终维持逆差,2024年以来,随着进口价格止跌回升、重回正增长区间,日本贸易逆差继续扩大。进口商美元需求也是贬值的压力之一。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单边汇率干预的边际作用在逐步消减。日本当局的汇率干预只能减缓下跌的速度,难以成为趋势扭转的决定性因素。4月底、5月初汇率第一次接近160时,财务省进行至少2次汇率干预操作,共计约98万亿日元(620亿美元),但是干预的作用在逐渐下降,7月初日元再度突破160,市场预期到165附近可能触发新一轮干预。日本当局对外汇干预的依赖度在增加,然而随着关键点位不断被突破,市场对干预的信心逐渐下降,投机性交易未减。

中期日元修正的主要动力主导因素还是美日利差,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数据和联储动向。联储9月如果降息落地,可能成为日元触底的时点。日本当局总体上对日元贬值的容忍度较高,但近期对贬值的负面影响愈加重视,认为过度贬值已经对经济弊大于利。此前,日本央行行长表示关注汇率对通胀影响,暗示后续继续贬值的话可能提前加息。减缓日元贬值可能成为日央行7月议息会议的主线议题。

二、日元贬值并非个案,背后是强美元和非美货币的集体窘境

高利率和强美元的组合下,非美货币集体面临贬值的压力。美元指数在2024年曾短暂回落,但整体依然维持强势,推动因素包括:(1)欧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等均已开启降息,而美联储行动更为缓慢。(2)今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年化增速虽然大幅放缓,但国内终端需求相对稳健,而欧洲、日本经济表现相对一般,美强欧弱的格局未出现明显逆转信号。(3)俄乌冲突尚未解决,中东局势大幅恶化,美元仍然发挥避险属性。(4)特朗普选情边际走好,其主张的减税、关税等政策利好美元走势。强美元下,不仅日元,其他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均有明显走弱,汇率压力成为普遍难题,对于股市和债市形成一定扰动。

参考此前经验和本轮日元走势,非美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有以下规律值得借鉴:

第一,强势美元下,国内经济环境好坏很难决定本国货币走势。强美元下,即使国内经济基本面强势,仍会受到汇率的挑战。例如,印度经济近年来表现强势,其GDP增速、制造业景气度均相对美国走高,但卢比仍难逃贬值。

第二,货币政策的边际操作,较难逆转汇率趋势。近期日本央行的操作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其在去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先后开展紧缩和加息操作,但市场难以形成长期持续加息的预期,对日本经济走势也缺乏信心,日元依然大幅走贬。

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三、尽管也在贬值,但本轮人民币相对其他非美货币整体强势;后续若美元回落,人民币升值空间亦被压缩

人民币兑美元同样在2024年再度面临贬值压力,从年初7.1左右降至目前7.25下方,接近去年三季度低点。核心因素仍然是强美元下的非美货币整体贬值趋势,此外,年中一般也是人民币的季节性弱势区间。但是,如果考虑相对其他货币的走势,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其实偏低,波动区间更小。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的平均贬值幅度在4.7%左右,但人民币仅贬值2.4%。后续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强,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若全球经济在降息支持下边际走好,美元指数不排除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释放,对国内货币政策、股市情绪都将是利好。但由于前期相对坚挺,届时升值空间或亦受限。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美元大幅升值,美债利率上行,美股继续下跌,商业银行破产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出现货币和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欧洲能源危机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场陷入动荡,外需萎缩,政策面临两难。全球地缘风险加剧,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大宗商品、运输出现不可控因素,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供应链持续被破坏,相关资源争夺恶化。

本文作者:黄文涛(S1440510120015),本文来源:黄文涛 ,原文标题:《【中信建投黄文涛】日元贬值背后的非美货币窘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