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2015年8月11日。这两个时间节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只是平淡无奇的两个工作日。但对于当时身处成方街32号的人来说,意义却非比寻常。凤凰外汇网行情显示了两场改革的成果。那么Followme小编接下来告诉你具体过程。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天之后,人民币开始尝试与美元“脱钩”。 10年后的8月11日,央行宣布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大幅调整,由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1162元连续贬值3天到6.4010元,贬值幅度4%以上。央行这两次“大动干戈”,背后离不开一个叫周小川的人。
1994年“汇改”以前,中国的外汇市场存在两个汇率价格:一个是“挂牌价”,就是官方规定的汇率;另一个是“调剂价”,即市场买卖的汇率。但是当时央行连续十年印钞导致国内经济严重过热,“钱不值钱”的现象令人们争相抛兑外汇,人民币对外贬值,市场价与调剂价严重背离。
为了充实外汇储备,当时的汇率改革将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进行并轨,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新的“受控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在政府规定的较小范围内浮动,各外汇指定银行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在规定的上下幅度内决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
汇率完全受控于央行的好处,就是方便新兴国家之间的汇率结算,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但另一方面,过于僵硬的汇率会降低投机资本流动的汇率风险,市场对汇率的作用也变得微乎其微,而且也意味着一个国家要丧失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面对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继续贬值的担忧,周小川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称,人民币不存在进一步持续贬值基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短期波动将会回归理性。回过头看,如果央行当时没有果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经济发展极有可能会因汇率的估值过高而放缓。如今,人民币汇率不仅大幅回升,双向波动汇率机制也宣告形成。更重要的是,自2005年人民币宣布与美元“脱钩”后,汇改进程长期以来一直踌躇不前,“811汇改”可以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后来所言:“(汇改)窗户打开了,就不可能再关上了。”
凤凰网外汇行情深刻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抓住时机推进的决心和信心,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步骤都做了,中国在开放趋势上才会进一步加大!Followme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来自社区用户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如有虚假信息或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核实情况后我们将尽快更正或删除处理!
擅长该领域的回答者
-
小秘书
-
杜妙之
-
Getlost
去提问
已解决 206813478个问题相关文章
擅长该领域的回答者
-
小秘书
-
杜妙之
-
Getlost
去提问
已解决 206813478个问题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