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了三年,A股又到变盘时刻?
核心结论:
从2021年核心资产见顶以来,很多悲观的宏观叙事逐渐展开,消费升级逻辑变为消费降级,房地产持续上行的周期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心,利率在同期持续下降,股市风格由成长股赛道投资转变为更关注估值的红利投资,这些叙事的演绎目前均已持续3年左右。而在A股历史上一般持续3年的叙事往往会有变化。
(1)A股历史上历次牛市大多“牛不过三”,1990-1993、1995-1997、2005-2007、20092010、2013-2015、2019-2021,历次牛市持续时间均没有超过3年,不管背后驱动牛市的原因是什么。
(2)日经指数1990-2012年一直偏弱,但期间其实有大量的时间是震荡,连续下降的熊市一般每次也不超过3年。
(3)以高市盈率指数/低市盈率指数来看,2007年以来,一般成长或价值风格持续的时间大多为2-3.5年。
(4)美日利率1990-2020年是持续几十年的下降,但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一次快速的利率上行,美日债券牛市稳定持续最长达3.5年后,往往会有个快速短暂的熊市。所以这些证据表明,即使这一次和历史不一样,某些资产或逻辑会出现很长的趋势,但一旦持续演绎3年,往往会有些变化。
A股的牛熊市规律。首先,A股历史上历次牛市大多“牛不过三”,1990-1993、1995-1997、2005-2007、2009-2010、20132015、2019-2021,历次牛市持续时间均没有超过3年,不管背后驱动牛市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如果看熊市,这一规律并不稳定,我们可以以两个标准来看。如果把上证指数连续明显创新低定义为熊市,则历次熊市均不超过2年。但如果把震荡市考虑进去,把上证综指持续不容易赚钱定义为熊市,则熊市的时间有几次很长,分别是1993-1996、2001Q22005Q2、2010-2014Q2。最近这一次熊市,上证综指明显创新低的时间主要是2022-2024年初,已经达到了2年,把2021年和今年不容易赚钱的震荡市也算进去,目前已经有3年半了。
价值成长风格的时间规律。除了牛熊市之外,A股历史上价值成长风格往往持续的时间也是3年左右。以高市盈率指数/低市盈率指数来看,2007年以来,一般成长或价值风格持续的时间大多为23.5年,这和A股牛熊市的规律一致。
债市利率持续下降的过程中也需要警惕一个时间极值。参考美日等国利率长时间下降的过程,能够看到美日利率1990-2020年是持续几十年的下降,但每隔2-3年也会有一次短暂的利率反抽,债券牛市稳定持续最长达3.5年后,往往会有个快速短暂的熊市。而我们国内的这一次国债利率持续下降也已经有3.5年了。
策略观点:叙事一旦持续3年,往往会有变化
从2021年核心资产见顶以来,很多悲观的宏观叙事逐渐展开,消费升级逻辑变为消费降级,房地产持续上行的周期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心,利率在同期持续下降,股市风格由成长股赛道投资转变为更关注估值的红利投资,这些叙事的演绎目前均已持续3年左右。而在A股历史上一般持续3年的叙事往往会有变化。(1)A股历史上历次牛市大多“牛不过三”,1990-1993、1995-1997、2005-2007、2009-2010、2013-2015、2019-2021,历次牛市持续时间均没有超过3年,不管背后驱动牛市的原因是什么。(2)日经指数1990-2012年一直偏弱,但期间其实有大量的时间是震荡,连续下降的熊市一般每次也不超过3年。(3)以高市盈率指数/低市盈率指数来看,2007年以来,一般成长或价值风格持续的时间大多为2-3.5年。(4)美日利率19902020年是持续几十年的下降,但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一次快速的利率上行,美日债券牛市稳定持续最长达3.5年后,往往会有个快速短暂的熊市。所以这些证据表明,即使这一次和历史不一样,某些资产或逻辑会出现很长的趋势,但一旦持续演绎3年,往往会有些变化。
(1)A股的牛熊市规律。从2021年核心资产见顶以来,很多悲观的宏观叙事逐渐展开,消费升级逻辑变为消费降级,房地产持续上行的周期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心,利率在同期持续下降,股市风格由成长股赛道投资转变为更关注估值的红利投资,这些叙事的演绎目前均已持续3年左右。而在A股历史上一般持续3年的叙事往往会有变化。首先,A股历史上历次牛市大多“牛不过三”,1990-1993、1995-1997、2005-2007、2009-2010、2013-2015、2019-2021,历次牛市持续时间均没有超过3年,不管背后驱动牛市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如果看熊市,这一规律并不稳定,我们可以以两个标准来看。如果把上证指数连续明显创新低定义为熊市,则历次熊市均不超过2年。但如果把震荡市考虑进去,把上证综指持续不容易赚钱定义为熊市,则熊市的时间有几次很长,分别是1993-1996、2001Q2-2005Q2、2010-2014Q2。最近这一次熊市,上证综指明显创新 低的时间主要是2022-2024年初,已经达到了2年,把2021年和今年不容易赚钱的震荡市也算进去,目前已经 有3年半了。
不过,很多投资者担心这一次和历史不一样。放眼全球,在大型经济体中,股市和经济持续长时间偏弱的主要是日本1990-2012年,从日经指数来看,13年一直偏弱,但期间其实有大量的时间是震荡,连续下降的熊市一般每次也不超过3年。
(2)价值成长风格的时间规律。除了牛熊市之外,A股历史上价值成长风格往往持续的时间也是3年左 右。以高市盈率指数/低市盈率指数来看,2007年以来,一般成长或价值风格持续的时间大多为2-3.5年,这和A股牛熊市的规律一致。而这一次始于2022年的价值风格已经持续两年半了,虽然价值风格占优的时间还没 达到历史极限,但也可能到了尾声。当然历史上也有板块能穿越这种规律,比如2016-2021年的白酒,那是因为白酒同时具备价值和成长属性。2016-2018年的白酒受益于价值股的逻辑(高ROE、房地产周期上行),2019-2021年的白酒受益于成长股的逻辑(消费升级),白酒虽然涨了5年,但并没有让价值风格持续5年。
(3)债市利率持续下降的过程中也需要警惕一个时间极值。和股市熊市、红利风格强势形成镜像的是利率持续的牛市。而且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利率可能也是长期趋势下降,而且和国内之前的历史不同。但需要警惕的是,参考美日等国利率长时间下降的过程,能够看到美日利率1990-2020年是持续几十年的下降,但每 隔2-3年也会有一次短暂的利率反抽,债券牛市稳定持续最长达3.5年后,往往会有个快速短暂的熊市。而我们国内的这一次国债利率持续下降也已经有3.5年了。
(4)短期A股策略观点:进入震荡期,8月下旬到9月有望成为A股重要拐点。5月中旬我们明确提示过第一波上涨完成,现在处在2-3个月回撤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休整的时间可能有限,休整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本质上是历次熊市结束后涨一个季度大多都会出现的休整,2005年以来历次牛市第一年的第二个季度均出现了休整。我们认为短期缺乏盈利层面的乐观理由,所以市场可能还会震荡。
8月下旬后验证能否反转?关键看经济和盈利能否改善。(1)每年Q2,经济预期通常都会有季节性下降。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4月下旬开始走弱,和历年走弱的时间类似,现在来看,走弱的力度并不是很大。(2)年初铜、PPI、制造业库存、全球PMI、出口等指标已经在改善了,近期虽然有所反复,但并没有跌到去年低点。经济底部磨底期大多会出现反复,此时股市往往提前见底,债市和汇率市场通常偏弱。类似的情况2016年上半年也出现过,彼时螺纹钢等黑色商品和房地产投资等数据明显改善,制造业和出口数据依然偏弱。
年度建议配置顺序:上游周期>金融地产>出海(汽车汽零、家电)>传媒互联网、消费电子>AI、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消费。大部分板块都处在库存周期的底部,传统周期股的库存周期和成长的库存周期(半导体库存周期)历史上大多是同步的,所以我们认为库存不是行业排序的核心。核心是有比库存周期更强的alpha,或至少没有负alpha。年初以来形成的风格,主要是由于有产业alpha,比如上游周期(产能的alpha)、出海(海外需求强的alpha)、金融公用事业(产业alpha负面影响较少,估值优势)。
本周市场变化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下跌,创业板50(-2.73%)、创业板指(-2.60%)领跌,上证50(-1.10%)跌幅较小。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分化,其中房地产(3.26%)、食品饮料(3.10%)、建筑材料(1.29%)领涨,计算机(-4.63%)、国防军工(-4.49%)、电子(-3.81%)领跌。概念股中,WSB概念(5.84%)、网络安全(5.33%)、转基因(4.17%)领涨,激光雷达(-26.42%)、充电桩(-21.60%)、猴痘概念股(-16.99%)领跌。
本周全球股市重要指数涨跌幅分化,其中巴西圣保罗指数(3.78%)、墨西哥MXX(1.55%)、恒生指数(0.85%)领涨,日经225(-2.46%)、印度SENSEX30(-1.58%)、上证综指(-1.48%)领跌。本周商品市场重要指数中,NYMEX原油(4.71%)、LME锌(3.30%)领涨。另外在2024年全球大类资产年收益率指标中,黄金(19.25%)、标普500(12.04%)、富时发达市场指数(8.45%)排名较高,而南华工业品指数(-5.37%)、上证综指(-3.79%)、LME铜(1.11%)排名靠后。
A股市场资金方面,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出(陆股通)共计147.59亿元(前值净流入32.18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212.9亿元,累计净投放-7597.6亿元。截至2024年8月9日,银行间拆借利率本周均值相比前期下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均值相比前期有所上升。普通股票型基金本周仓位均值相比前期有所下降,偏股混合型基金本周仓位均值相比前期有所上升。
本文作者:樊继拓 S1500521060001、李畅 S1500523070001,来源:信达证券,原文标题:《叙事一旦持续3年,往往会有变化》
Reprinted from 见闻VIP,the copyright all reserv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