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 Views 40

一、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海外三大风险不可小觑,甚至未来将掣肘国内反弹周期。9月美国降息几乎“板上钉钉”,通过四个维度判断其经济亦较大概率出现“硬着陆”风险,然而市场并未Price in。未来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走弱,将触发“硬着陆+流动性陷阱+日元升值”三大风险的负向反馈,对全球资产价格形成明显冲击,建议海外以“防御”为主。我们期待国内降息节奏加快、力度加大,通过分母端“连续降息”对冲分子端下行压力,这是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必要条件,故8月降息25bp将十分“关键”!并建议待右侧交易“消费+成长”等进攻方向。同时,考虑到美国“硬着陆”或仍将拖累国内基本面再次疲弱,参考2019年预计:即便A股反弹,其持续性或被限制约一个季度左右。

市场聚焦:1、如何看待近日海外资产反弹,持续性及建议?2、8月国内降息“落空”,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3、年内还可以期待“市场底”吗,条件几何?4、大盘若继续调整,“2月”市场流动性风险会否重演?5、当下如何看待高股息配置的分化与方向筛选?

二、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2.1 海外多头资产偏谨慎,勿要“恋战”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上直言:“政策调整时机已经到来”,美联储降息概率几乎“板上钉钉”。我们在此前的系列报告中率先提出:1、美联储降息的两大条件,(1)失业率>自然失业率;(2)首申突破25w~30w人;并通过①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趋势及阈值、②萨姆法则、③全球景气、④降息幅度等四个维度判断美国经济“硬着陆”概率近70%+。我们重点关注的全球景气指标,包括:制造业PMI、中国出口(-4.2%)及美国产能利用率等均再次加速回落,意味着全球景气仍呈现下行态势,将导致美国职位空缺继续减少;同时,在贝弗里奇曲线走平的作用下,美国失业率或加速上升。

我们在上期报告《深度解读海外风险、冲击及应对》亦提出:当前海外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硬着陆”的交易可以说是完全没有price in,一旦确认“硬着陆”对全球资产的冲击影响将是重大、显著的,并将可能形成“硬着陆”-“流动性陷阱”-“日元升值”三大风险交织的负向反馈。届时,随着美国资产加速下跌,因其负债端钝化、高企,将可能演绎:从美国政府-居民-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渐进式衰退,其后果轻则出现“流动性危机”,实现全球资产“四层次下跌”;重则可能传导至其他国家或者全球。显然,海外风险的演绎及冲击影响可能比想象中更持久,且深度及广度亦可能不断超出市场预期。

就大宗品及海外权益资产而言,我们维持核心观点及建议:(1)除黄金以外大宗品偏谨慎,逢高减持,甚至静待美国进一步走弱的劳工数据,可做多“金银价比”、“金铜价比”和“金铝价比”。(2)美股在降息预期下会反弹,但在“弱经济+降息幅度加码预期”影响下,美股大概率再次开启调整,建议逢高“止盈”。(3)港股风险来自海外“硬着陆”+“流动性陷阱”,届时,港股将因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高敏感度及离岸美元收紧,再次走弱,相比A股难以走出超额收益。

2.2 A股市场或已开启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

再论国内“降息”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在此前的系列报告中,我们提出“市场底”为何?①即估值底,房地产风险可控、最坏的时候过去;②即信用底,居民与企业肯消费、生产和投资。同时,考虑到居民、企业“资产端”均在“盈利底”之后,故判断无论居民薪资、就业改善,还是企业订单修复等最快均在2025H1;而当前有且只有降低居民、企业“负债端”压力,控制价格继续下行风险及引导居民消费、企业生产,方可促成“市场底”— —这便是降息的“必要性”。考虑到海外经济“硬着陆”风险,将加剧国内出口压力,迫使国内价格继续下探、企业实际回报率有可能降至“负值”,故亦提出期待“尽早降息”,即降息窗口最好在7月、8月、9月形成连续性降息,以提振市场信心及弥补汇率掣肘所导致的单次降息力度不足等问题— —这便是降息的“迫切性”。2024年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溢价程度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反映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然而随着8月海外公布的经济明显走弱,该汇率溢价已明显收敛;同时考虑到我国存量贷款利率3.8%以上,规模高达38万亿占整个贷款规模约1/5,意味着即便5年期LPR下调100bp,存款利率调整幅度仅20bp便可维持商业银行较为稳定的息差水平— —这便是降息的“可行性”。我们判断:如果先行降息,尤其5年期LPR全年下调100bp左右,随后可见新房价格跌幅收窄及M1企稳回升,“市场底”有望出现。

8月“降息落空”对A股市场带来的三大潜在风险。然而,随着8月国内“降息落空”,背后隐含的风险亦开始升温,包括:(1)分子端下行速度过快,而分母端“钝化”,国内经济或继续走弱。最新7月出口增速-4.2%,新房价格跌幅-5.2%,均反映国内主要风险仍需重视,分子端下行过快,而分母端“按兵不动”将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加大。(2)随着海外“硬着陆”,国内出口下行压力加剧,而房地产等风险又未能够得到明显解决,意味着居民、企业资产端将可能再下一个“阶梯”,届时,所需的负债端对冲风险的力度、成本将进一步被“倒逼”抬升,即潜在降息幅度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3)考虑到未来全球资产或“硬着陆”、“流动性陷阱”及“日元升值”等三大风险负向反馈。因此,国内越晚降息,越可能走进“海外降息,国内基本面走弱”的情形二,届时受到海外的牵制影响将越发明显。哪怕A股相比全球市场先行调整近3年,依然难以走出“独立行情”,哪怕一个季度的周期都恐难实现。

年内还可以期待“市场底”吗?近期A股市场小幅反弹与降息预期息息相关,但实际不及预期,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右侧交易“连续降息”。9月对降息的预期较高,就好像市场期待8月降息一样,且概率肯定是更高一些,但最终取决于央行行为。正如前文所述,年内实现“市场底”的代价将变得更大、条件更苛刻,风险仍在攀升,对冲成本自然不会小:一方面,9月需要降息且幅度约50bp;另一方面,中国出口还不能出现明显下滑,保住企业实际回报率在可控区间(-1%~0%),且还是建议右侧交易降息逻辑。在此之前,A股市场或开启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维持防御。

2.3 伴随而来的市场流动性风险亦不容小觑

近日A股表现疲弱,较今年2月低点已相差无几,随着新一轮A股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短缺和资金踩踏的担忧。我们拟对股票质押风险、融资盘风险及公募赎回等流动性风险依次展开分析。

(一)存量质押规模对于市场的潜在影响仍然较大,拟平仓规模已接近“春节”前一半。截至 2024 年8月 23 日,根据中登发布的数据,全A质押股数为3445亿股,占总股本比重为 4.3%,与今年1月底的4.34%十分接近;全A质押市值合计 22676亿元,接近于今年1月底的25504亿元水平。此外,当前股票质押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7.4%,仅比1月底8.3%下降约1个百分点。显然,无论当前的质押股数、质押市值还是占流通市值比重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当市场从低位累计下跌较大幅度时,股票质押平仓风险便不容忽视。早在今年2月5日,我们在周专题《基于交易性风险测算的后市展望:雨停彩虹现》中对股票质押风险进行了详细测算和分析,2024年年初至2月2日,疑似平仓市值总计超过2100亿元,成为当时A股市场快速调整的重要因素。6月下旬以来,大盘跌破关键支撑位并于近期创出新低,走势羸弱,市场担心的股票质押所触及平仓的市值规模明显增加,将可能重演今年春节前风险。6月19日至8月23日,全市场疑似股票质押平仓规模达901亿元,已接近春节前约2100亿元的一半。行业来看,电力设备的疑似股票质押平仓规模最多,达130亿元,其次为医药和轻工,90亿元左右;轻工制造的疑似平仓规模占其质押规模的比重最高,达17%,其次为纺服和传媒,均接近10%。此外,我们构建的高质押比例公司组合,从8月开始净值均明显回撤,或预示质押风险逐渐被市场定价。

若大盘持续、明显调整,股票质押“拟平仓”规模将可能触及风险“阈值”。一是经测算当前股价低于预警价格,但高于平仓价格的“拟平仓”股票规模约为343亿元;二是测算大盘再调整5%,未平仓的质押股票平均跌幅将达到6.9%,疑似被强制平仓的规模约555亿元;若大盘再调整10%,未平仓的质押股票平均跌幅将达到13.8%,疑似被强制平仓的规模约1248亿元,风险不容小觑。“拟平仓”或潜在“强平”规模居前的行业均值得后市警惕。目前“拟平仓”规模居前的行业分别为非银(50亿元)、电子(31亿元)、钢铁(31亿元)、计算机(27亿元)、食品饮料(24亿元);另外,倘若大盘下调5%,拟被强制平仓的公司或主要集中在:电子(72亿元)、煤炭(53亿元)、电力设备(48亿元)、计算机(48亿元)。显然,在质押市值靠前的行业中,无论是“拟平仓”公司还是敏感度测算下大盘调整5%或被“强平”的公司,均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中,后续需警惕平仓风险。

注:按照平仓价格=质押时股价*质押率*(1+综合成本7%)*平仓线,假设平仓线(主板130%,其余140%),综合成本7%,质押率(主板50%,双创和北交30%);预警价格=质押时股价*质押率*(1+综合成本7%)*预警线,假设预警线(主板140%,其余150%),综合成本7%,质押率(主板50%,双创和北交30%)。当前股价低于预警价格,但高于平仓价格的股票视为拟平仓,当前股价低于平仓价的视为疑似被强制平仓。样本数据选用wind中质押起始日期在2012/1/1-2024/8/23的股票,质押起始日期在2012/1/1之前的股票均视为已解押。对于到达上市公司公告的解押日期,或解押公告未发布但到达质押截止日期的质押股票,视为解押,本文已进行了剔除。

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二)融资盘风险正逐步抬头,潜在违约风险仍可能因大盘继续调整而触发。一方面,融资余额持续下降,融资买入金额明显萎缩,将可能加剧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态势。事实上,当前融资余额为13852亿元,且融资买入额萎缩至347亿元,占全A成交额比重不足7%,均已接近今年春节前(2月8日)13752亿元及6.4%水平,反映资金面正在加快收紧、流动性风险抬头;不过,目前单日融资净流出规模仅有约50亿,倘若未来单日净流出规模超过200亿以上将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冲击,极端情形下单日融资净流出可达约1000亿。另一方面,融资融券平均担保比例仍在持续下降,已接近2018年及2024年2月低点,反映潜在违约风险上升。目前该担保比例已降至234%,均已触及2015年8月、2016年1月及2018年12月等历史上违约风险抬头的阈值水平,甚至距离2024年2月5日的222%也仅在咫尺。

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三)主动偏股公募产品净赎回或将持续冲击市场流动性。一方面,2021年公募发行“高峰”期对应的3年定期持有产品到期对于市场的集中、边际冲击影响可能不小。2021年7-9月主动偏股公募发行迎来小高峰,分别实际新发行主动偏股基金规模达1161亿元、1393亿元和878亿元,累计发行规模近3500亿。期间,三年定期持有产品占定期产品绝大多数,共有14只,其中7月发行6只,规模约120亿元;8-9月发行的有8只产品,发行规模总计225亿元,合计345亿元。截至目前,这些产品整体回撤幅度较大,基金成立时买入到现在,总体规模剩余182亿元,到期后如若投资者大批量赎回,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集中性、边际冲击。另一方面,主动偏股公募单季平均净赎回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对流动性持续冲击影响不可小觑。主动偏股基金自2023年Q2开始净赎回,至今已持续5个季度,总计净赎回超4200亿份,假设基金单位净值为1,则总计净赎回4200亿元,相当于每个月赎回280亿元,对A股市场的压制不容小觑。

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2.4 高股息配置方向当做出系统性调整

站在当下高股息Beta逻辑或出现分化,该如何筛选?我们认为高股息配置调整共计有三个重要时间节点:1、从经济“被动补库”的衰退初期到“主动去库”衰退末期,一旦进入价格加速下行周期,将对应周期类高股息的防御属性“失效”。参考2013年、2016年,煤炭、钢铁等主要周期类高股息品种将提前“市场底”1~2个季度开启调整,即便期间大盘调整幅度不大,相关周期类品种则开启加速调整、幅度越超大盘。此外,2008年、2018年及2020Q1大盘趋势调整期间,煤炭、钢铁、石化等周期类品种调整程度亦远胜大盘,不存在明显的相对收益,即并无防御属性。2、靠近“市场底”前1个月,高股息会出现“补跌”现象,即高股息领跌或跌幅远超大盘。过去十年,“市场底”前1个月高股息均出现不同程度补跌,包括:2013.6、2016.1、2008.10、2018.12、2020.3。直接原因是“估值调整”,背后逻辑则是“盈利+估值”掣肘。3、“市场底”之后,市场由防御转向进攻,高股息普遍丧失“相对收益”。

我们曾在系列报告中提出,“市场底”将是风格大切换的重要时间节点,届时,将从银行+高股息等防御方向,切换至消费,尤其是中小盘成长的进攻方向。然而,考虑8月降息落空,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本文我们将重点放在高股息配置调整的前两种情形,尽可能筛选出仍然具备持续、明显超额收益的高股息防御方向。

  • 基于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预判,大宗品价格下跌将进一步拖累国内周期品资产周转率及净利率下降,故,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等周期类品种的防御属性将可能提前“失效”,进入补铁期。

  • 基于历史复盘的经验及背后因子分析结论,我们需要考虑具备以下特征的行业,包括:①不存在因估值贵剔除的行业:横向比较方差明显超过全行业均值水平,且突破70%以上分位数。虽然煤炭、石油石化估值相对较高,但分位数仍处于50%以下,故不存在因估值被调出的行业;②保留ROE较高,且预期上修的行业。截至2024Q1 ROE被上修的非周期类高股息行业包括:交运、公用事业,且考虑到中报预告及盈利超预期的行业排序,公用事业与交运仍处于靠前位置(TOP5的行业),意味着无论从实际盈利还是预期来看,该两个行业的盈利因子普遍行业其他行业。③分红率特别高,横向比较方差明显高于全行业均值,反映分红意愿最强。截至2023年各行业分红率来看,通信高达64%,远胜于全A约34%均值水平。④经营性现金流占营收比重特别凸显,横向比较方差明显高于全行业均值,反映分红能力最强。截至2024Q1银行经营性现金流占比高达86%,远超全A约17%的均值水平。故综合筛选出“市场底”之前继续配置:银行、交运、公用事业和通信等四个非周期类高股息行业。

2.5风格及行业配置:全面防御

建议:①银行底仓;②黄金+创新药“进攻”;③非周期类潜在持续的高股息行业。扩散策略包括:(1)大宗品仅保留“黄金”。随着美国降息预期临近,此前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剩余的大宗品,包括:铜、铝等将可能受到“流动性陷阱”约束;仅黄金将继续受益于实际利率下行及美元走弱的“双向”驱动。(2)创新药静待美国失业率突破“4.2%”以上,将受益于美债利率趋势性下降。(3)高股息叠加潜在股息率上修逻辑,包括:银行、交运、公用事业和通信。

本文作者:张弛S1130523070003,来源:弛策论市,原文标题:《A股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