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零售转型“十年未了局”
转型多年之后,“站稳零售第一梯队”仍是中信银行(601998.SH)多年来未竟的心愿。
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录得营收1622.1亿元、归母净利518.26亿元,二者同比增速分别为3.83%、0.76%,“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从利润构成看,营收增长与净利停滞,均与中信银行视为转型主线的零售业务密不可分。
前三季度,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1.17%,较利息部分高出10.5个百分点,拉升营收整体增长3.83%;
但上半年,零售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增57.65%,拖累营业支出整体扩大2.34%。
中信银行对零售业务的搭建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素来以对公业务闻名的中信银行已采取“轻资本”策略,开启“零售转型路”。
此后的近10年时间里,该行“零售转型”路径日益清晰,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三者间的关系也由最初以对公为核心的“一体两翼”走向“三驾齐驱”。
2021年,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贡献已超3成的中信银行明确新目标,要在3年后“站稳零售第一梯队”。
3年之期已至。从股份行AUM(零售资产管理规模)指标看,当下的中信银行距离“零售第一梯队”的理想仍有不小的差距。
高速发展的零售业务也未能帮助中信银行实现领先同业的业绩突破。
自2014年至2023年,中信银行业绩表现相对中庸,仅在2015年同时实现过营收、净利的双位数增长。
与同业股份行相比,十年间营收、利润增幅均位于行业中游,无法与浙商、平安、招商等业绩“翻倍”机构比肩。
未竟的“零售期许”
纵向对比来看,近10年的零售转型几乎重塑了昔日“对公之王”的业务结构。
2014年,中信银行开启“零售战略二次转型”,计划通过三年时间优化管理机制、网点产能,打造零售渠道、产品和队伍体系优势。
这一时期,零售仍是中信银行显著的业务“短板”。
当年税前利润构成中,金融市场、对公、零售占比分别为57.9%、46.3%、2.4%。
零售银行分部在营收占比近20%的情况下,仅仅贡献了2%的利润。
显著的短板促成了“零售转型”的决心。
彼时的中信银行左手抓网点、右手抓产品,组建了近1500人的零售内训队伍,同时力推“薪金煲”、“房抵贷”、网络贷款、信用卡贷款等新品。
此后中信银行的“零售之路”逐渐走向系统化。
2015-2018年,零售业务的定位逐渐由“一体两翼”中的“两翼”,转变为“三驾齐驱”中与对公业务平等的核心。
2018年末,该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比增至29%;2021年末达到34.7%。
在利润贡献突破三成的关键节点,中信银行于2021年发布“新三年规划”,提出以财富管理为支点,“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为杠杆,实现零售金融业务“撑杆跳”。
正是这一规划中,中信银行明确3年后“零售业务整体规模、实力站稳同业第一梯队”目标。
无奈2021年后,“高歌猛进”的零售业务增速戛然而止。
尽管此时该行对零售板块的改革已涉及组织变革、管理方式、业务布局、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称得上“系统性重塑”。
但受疫情冲击、消费放缓、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新一轮计划收效甚微。
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已由巅峰时的34.7%回落至6.1%。
但纵向对比,中信银行零售渠道、产品在10年间均有突破。
2024年上半年末的境内网点较2014年末增长18.62%、手机APP月活用户已是2014年末手机银行整体客户数的近3倍。
但横向来看,该行零售业务仍难以“站稳第一梯队”。
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AUM较年初增长4.25%至4.42万亿元。
股份行中,招商、兴业AUM规模均持续领先于中信银行;规模小幅落后的平安银行,也在以6.64%的同业最高增速,缩小规模上的差距。
如何再进一步
从2014年开启转型后,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增长速度在股份行中已是名列前茅。
只是自跃升至“第二梯队”,始终缺少向上再进一步的契机。
尤其2021年后,居民收入波动、消费放缓,叠加地产下行、资产贬值、按揭规模缩水……银行整体零售增速、资产质量均面临一定波动。
行业整体失速的背景下,以中信银行为代表的零售“后起之秀”,也被“第一梯队”甩开更大差距。
差距在数量、质量两个纬度上均有体现。
一是以AUM为代表的业务规模与增速。
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AUM规模达4.42万亿元,在股份行中处于“第二梯队”前列;增速达4.25%,领先兴业银行与浦发银行。
不过上述两项指标较“断层第一”的招商银行均有较大差距。
二是规模背后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质量不佳。
例如上半年,中信银行个人存款成本率2.29%、但招商银行仅为1.51%;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增长0.09个百分点至1.3%、招商银行上升0.01个百分点至0.9%。
波动的资产质量,直接影响了净利表现。
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信用减值损失达255.37亿元、占全部信用减值损失的74.3%,直接带动零售业务税前利润下跌76.21%。
该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唐淑晖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针对零售资产质量承压问题大力控新清旧。
唐淑晖表示“有信心保障资产质量平稳收官。”
优化授信结构、严把客户准入也意味着零售信贷增速,或将面临持续压力。
归根结底,中信银行“零售转型”要再进一步,仍要有作为强项的核心优势。
该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在发布会上分享“与同等规模的股份行相比,我们的特有禀赋在于协同。”
例如产品方面,该行就围绕客户投融资、支付结算等需求,提供持续丰富私行产品谱系、同时在个贷业务持续优化房产抵押、信用贷等主力产品,最终优化“大众、富裕、贵宾、私行”分层经营客户服务体系
不过在日益激烈的对垒中,拥有“协同”优势的机构绝非仅有中信银行一家。
在零售蓝海未来的竞争中,中信银行要如何扩大“协同”能量、将金控能带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与改变。
Reprinted from 见闻VIP,the copyright all reserv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