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12月政治局会议:超常规,全方位

· Views 18

核心观点

2024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总结全年经济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重点做出部署。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12月政治局会议一般会确立和公布次年经济和主要政策的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详细阐述和重点工作安排。因此,通过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边际变化,可以一窥2025年经济和政策的大致方向。从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来看,表述精简有力,政策态度积极程度略超预期。

一是超常规逆周期政策开启,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有两层含义:其一,以更加有力的逆周期政策,直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政策重心内移,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其二,政策从被动应对转换为主动出击,更大决定、更大力度解决当前对于社会预期和结构转型造成拖累的不利因素和重大风险。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翻一番”,对应十四五~十六五时期的年均GDP增速要到4.7%,十四五作为第一个五年,有必要保持GDP增速在5%以上。我们预计,明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维持,在发展中破解各种矛盾问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十四年以来首度重提。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告别2011年-2024年的“稳健”取向,重回2008年-2010年的“适度宽松”取向。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按照从紧到松分为三类“从紧”、“稳健”、“适度宽松”。“适度宽松”是最宽松的取向。展望2025年,我们提高对于中国全年降息、降准的幅度预测,全年可能累计调降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40-60BP,引导5年期LPR下行60-100BP。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50-250BP。汇率政策在2025年也可能出现重大转折,人民币汇率的锚可能发生切换,由单一盯住美元,转向更多盯住一篮子货币。适度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弹性,并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汇率的弹性将为“以我为主”实施降息创造空间。

三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态度积极、主动作为。自2021年起宏观政策定调均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本次会议首次修改了该项表述,改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延续9月底以来的“主动作为”的政策态度,2025年财政政策加码足以预见。核心是加码的力度和方式,而本次会议提出的“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财政、货币深化协同的基础上,未来货币政策或将为财政加码提供更宽裕、更直接的流动性支持。而财政加码的方向在传统投资和民生之外,仍将进一步加码消费和房地产领域。我们预期2025年狭义赤字率在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发行规模在12.5万亿元左右,广义赤字率(含准财政政策)在12%左右。

四是扩大内需放在重点工作第一位,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自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表述以来,消费逐渐成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而在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之际,提振消费更加成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中之重。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我们认为明年有以下三条主线:(1)稳住楼市股市,居民财富效应的修复将促进消费复苏。(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至2025年,继续给国内消费需求带来支撑。本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于9月初陆续落地,根据我国以往家电补贴政策经验来看,一般政策持续时间约为2-3年,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大概率延续、扩围、扩容,在今年全面支持家电、汽车的基础上,明年有望全面支持消费电子、小家电、家具、建材等领域。(3)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的政策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通过加大社保、医疗、生育、养老支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内有效需求的持续性改善。其中,生育补贴等制度值得期待。

五是稳住楼市股市,更加重视微观主体在经济中的获得感。本次会议为2021年以来12月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房地产,更是历年以来首次提及要稳住楼市和股市。我们认为房地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是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年初以来居民预期和内需持续偏弱的核心因素。面对明年外部不确定性加大,需要更加防范由房地产或股市下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内需冲击。从以上角度来看,“稳住楼市、股市”从政策层面抓住了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预计2025年相关政策将针对这一目标持续发力,例如前期商品房收储和闲置土地收购政策,以及“股市平准基金”。

六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习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来,国家多次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升级,让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际局势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外贸和重要科技领域面临进一步被“卡脖子”的情况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更加迫在眉睫。重点领域强链补链行动将加大力度实施,关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

七是首提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二十大以来,区域发展迎来政策密集期,央地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也相继亮相,区域发展理念和领导体制均迎来重要变化。本次会议首次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展望2025年,预计一方面将以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建设为抓手,通过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将加大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为代表的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力度,进一步激活区域重大战略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火车头作用。新型城镇化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土地要素向人口流入集中地倾斜,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重。

八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如我们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所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主要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而大幅提振预期、持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列改革政策加快落地。具体来看,我们认为标志性改革措施或有以下方面:一则,通过财税体制改革重塑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调节供需结构、增加地方财力,促进“土地财政”向“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转型。二则,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推动央国企合并重组,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提振民间资本投资预期,重启经济“投资-消费-再投资”循环。三则,进一步将“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效结合,通过加大社保、医疗、生育、养老支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内有效需求的持续性改善。四则,把提振和发展资本市场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支持长期资本入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正文

12月政治局会议:超常规,全方位

12月政治局会议:超常规,全方位

本文作者:章俊 S0130523070003、张迪 S0130524060001、詹璐 S0130522110001、聂天奇 S0130524090001、吕雷 S0130524080002,来源:中国银河宏观,原文标题:超常规,全方位 ——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