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JPM医疗大会首日:行业并购开始复苏?

· Views 22

在2025年1月14日于旧金山拉开帷幕的JP摩根医疗大会首日,生物医药行业的融资动态再次成为焦点。

大会期间,多家跨国制药巨头相继发布了并购计划或收购意向,AI 技术公司也与医疗机构和科研组织达成了深度合作。

一系列重量级交易与合作令整个行业再度掀起新一轮的热情。

JPM大会首日:并购风头正盛

本次大会目前最重磅的并购交易,来自强生(Johnson & Johnson)在神经科领域大举投入,以146亿美元收购了Intra-Cellular Therapies,交易价格定在每股132美元。

这是近两年以来生物科技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2024年以来首笔过百亿美元并购的案例,这可能意味着医疗保健行业的并购活动在2024年下滑之后正在重新升温。

Caplyta已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并有望在更多神经系统疾病适应症上获得突破。强生本身就是这一领域的“老玩家”,通过本次交易,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神经科药物市场的地位。

罗氏(Roche)在大会上同样展示了其强大的“并购火力”。尽管每年可以调动约100亿美元的资金,但正如罗氏首席制药官Teresa Graham所言,公司并不打算盲目花钱,而是更青睐那些能与现有产品组合形成良好互补,或能在关键疾病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的目标资产。

罗氏近期与信达生物建立抗体药物偶联(ADC)合作,斥资15亿美元收购CAR-T合作伙伴Poseida Therapeutics,收购专注于Wnt信号通路的AntlerA Therapeutics,以及出资8.5亿美元预付许可中国锐格医药的CDK抑制剂组合。JPM医疗大会首日:行业并购开始复苏?

这些交易明显强化了罗氏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布局。正如Teresa Graham在大会上所说,罗氏在中国拥有强大基础,并将继续深耕这一高增长市场。

礼来(Eli Lilly)也在旧金山放出重磅消息,以10亿美元预付款“抢下”Scorpion Therapeutics的PI3Kα抑制剂项目,并承诺在后续的监管与销售里程碑达成后追加15亿美元。这一交易更是印证了礼来在肿瘤领域持续投入的决心。

紧随其后,百健(Biogen)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自身实力。就在上周,百健提出了对财务陷入困境的合作伙伴Sage Therapeutics进行收购的要约,令业界对其下一步是否会有更多动作充满期待。

再次,艾伯维(AbbVie)与先声再明就多发性骨髓瘤(MM)候选药物SIM0500达成开发许可选择协议。根据该协议条款,先声再明将从艾伯维收取首付款,以及最高10.55亿美金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先声再明将额外获得基于该产品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艾伯维有权就大中华地区净销售额收取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大型药企财力充足,2025年可能会有更多并购出现

在JPM医疗大会上的这些交易,给2025年生物医药并购带来了更多希望。

本周高盛发表了一篇报告,对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并购乐观的指出,罗氏、强生、艾伯维、百健、默沙东等跨国药企在2025年前后普遍拥有健康而灵活的资产负债表来进行并购活动。

在过去数年间,这些企业凭借核心产品专利期内的高额销售收入以及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现金储备。部分头部企业还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评级和低负债率,这为它们在并购场上迅速出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JPM医疗大会首日:行业并购开始复苏?

高盛预计,2025年之前,大型药企的自由现金流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用于收购和战略投资的弹药相当充足。

根据高盛的测算,在债务杠杆为2.5倍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潜在的融资能力约为5000亿美元。若杠杆水平提升至4倍EBITDA,其融资空间更可接近9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XBI(不包括大型公司)的总市值约为4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利率环境整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大型药企更有意愿利用“低成本资金”来完成关键的外部并购项目。

JPM医疗大会首日:行业并购开始复苏?

另一方面,在传统药物专利到期与新技术兴起的双重压力下,通过收购拥有潜力资产或先进技术平台的企业,成为巨头们保持长期增长与竞争力的主要路径。

JPM医疗大会首日:行业并购开始复苏?

高盛判断,正是由于各大药企财力充沛、投资者对生物医药创新的强烈兴趣,以及行业对新兴技术的渴求,未来两三年内或将出现更多超过10亿美元甚至更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引领新一轮行业洗牌。

英伟达也医学领域成为亮点,AI正在驱动医药创新

本次大会还呈现了另外一个清晰趋势,科技赋能正在大幅推动生物医药研发与医疗模式的变革。

英伟达(Nvidia)在会上与 Mayo Clinic、IQVIA、Illumina 以及 Arc Institute 分别达成的合作,引起了广泛关注。

Mayo Clinic 正利用Nvidia的DGX Blackwell AI系统和Monai医疗影像平台,对其存储的逾2,000万张数字切片以及1,000万条关联的患者记录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加速病理基础模型的开发并推动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革新。

IQVIA 拥有约64拍字节的专有数据,覆盖逾10亿条匿名患者记录,在将这些海量数据与Nvidia的AI Foundry平台相结合后,能够更快速地开发和部署AI模型,并将其交付给全球超过1万家客户,让AI“代理”在更广泛的医疗场景中开展工作。

Illumina 则借助Nvidia的计算与AI工具,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建模,将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和微生物组的数据转化为更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见解。与 Arc Institute 的合作聚焦于机器学习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旨在研发能够跨DNA、RNA和蛋白等多种生物学层面迁移的通用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将开放在BioNeMo平台上,进一步加速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贝恩的最新报告指出,AI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辅助诊断和图像分析,快速渗透到药物早期研发、临床试验设计、患者分层和精准医疗等核心环节。

Nvidia与各家机构的合作,无疑是这一趋势的缩影。更高效的算力和更智能的AI算法,正不断缩短新药物与新疗法的研发周期,同时提升诊断准确度与治疗效果。伴随这一进程的加快,行业“天花板”也将随之进一步拓展。

从高盛和贝恩的结论来看,未来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趋势将呈现出更加活跃和多元的态势。

一方面,大型药企由于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拥有充分的财力来寻求外部高价值资产,为其管线或技术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AI、大数据、基因编辑、mRNA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拥有关键技术或拥有差异化优势管线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更容易成为大型药企竞相收购或战略合作的目标。

此外,中国更有性价比的创新药也将催生更多授权与并购交易产生。

从JPM大会首日所传递的信息来看,生物医药更大规模的并购的出现,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2025年只是一道风景线,真正的精彩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