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9%...“Jevons悖论”的大反击
Deepseek交易的第二天;QQQ +1.5% + NVDA +9% + 软件 +2.8%,一场颇为漂亮的反弹。高盛家交易台评论直接用“Jevons悖论”给这场反击命名;
先给大家拜个年,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一些昨晚观察到的情绪和评论;
1/ 昨天我们提到,空头们对于“Jevons悖论”都有许多质疑,HFs很难在第一天接住这把“掉下来的刀子” + 很多Long only都忙着先减仓,然后再做信息消化;今天有更多的卖方出来为算力 + “Jevons悖论站台”;举个例子,昨天美东早上的MS电话会议,有4000多人参加...当然老外们是不过年的;但是就算是春晚的时候,国内的也有2000多位朋友么在紧急学习deepseek的相关细节。老外只知道我们有很多工程师...根本不知道其他行业我们有多卷...
2/ 早盘英伟达还没发力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AI软件这条叙事线走的颇为强势;不管semis之后的波动如何,至少市场已经同意了 模型技术迭代 -> 更低推理成本 -> 更多数据消耗 -> 更低的AI agent价格 -> 更多需求 -> 更好的margins + 更多收入 + 更快的技术采用; CRM, NET, FSLY, SNOW都走的不错;
3/ 昨天比较多人讨论的两则评论,一条来自Sam;一条来自Andrej Karpathy (前OAI / TLSA);关于算力。
4/ 关于软件聊多两句;Cloudflare、CrowdStrike、Confluent、Monday.com、MongoDB、Zscaler、Snowflake等涨幅都达7-12%;从高盛交易台的观察,前一个交易日软件股走强更多体现技术面因素(如空头回补),而昨天的交易日涨势则更具实质意义; 部分投资者似乎对TMT领域新增长点持更开放态度。
5/ 阿里云的QWEN也出来了,BABA似乎有些反应;之前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关于AI的溢价;re-rate的机会可能可以留意。
6/ 接下来留意什么?FOMC + 重磅业绩(盘前ASML + SMCI,盘后MSFT, META, NOW, TSLA);
最后贴一个我看到的关于Capex / Deepseek的讨论,写的还行,比较有同感;这次的AI投资潮,资金来自于口袋满满的科技巨头(他们的FCF %都完全足够支持这次的支出;而且躺着赚了那么多年,前几年的讨论都是不知道这些巨头要怎么花这笔钱,所以回购才有那么哟);而互联网泡沫的时候,这些巨头还没产生,那时候的投资周期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VC,他们的钱,需要对后面的LP压力负责,所投公司也没有强劲的balance sheet,一个巨浪打下来,投资周期很容易破裂。
下面的原文来自某家TMT团队,我直接用Deepseek翻译了一下;
如果把"AI"类比为互联网(Altman和Bezos在Dealbook访谈中都将其比作晶体管或电力,但"互联网"可能是最普遍的比喻)...那么这项技术当然会快速普及到大众消费者和企业,基础设施成本将不再是投资者的关注焦点,真正重要的是这项"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和商业模式。互联网曾显著提升GDP和生产力,如果AI具有类似效应,我们必将见证经济腾飞(克林顿执政时期甚至实现了预算盈余...)。
但让我们暂时抛开"开源""互联网""普惠大众"这类宏观叙事,假设你正在运营一家渴望穿越技术周期、基业长青的实体企业...过去一周的进展会让你削减AI总投入吗?
互联网周期对多数公司并不友好。泡沫破灭摧毁了声誉、对冲基金、职业生涯和资本,最显著的特征是赢家屈指可数。虽然人类文明/GDP/社会整体受益,但我们交易的是公司而非"社会"。那些穿越牛熊的幸存者有什么共同特征?他们逆势重注投入,在艰难时期持续投资硬科技、实体资产、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尤其是人力资本。没有幸存者是靠抠门取胜的。
认为志在必得者现在会紧缩开支的逻辑实在牵强。互联网泡沫真正的幸存者只有亚马逊。这家公司以"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闻名,彻底颠覆了电商"高利润率""轻资产"的认知。他们购置飞机卡车仓库,雇佣160万人。贝索斯早期也不像现在这样被资本追捧,他的投资周期充满争议,招致大量外部批评。亚马逊成功的关键在于自由现金流和自给自足的资金,这使其能穿越资本寒冬。如今所有科技巨头显然都具备这种实力。
诞生于互联网泡沫后融资寒冬的谷歌,虽以车库创业闻名,但其发展轨迹与"控制开支"背道而驰。谷歌豪掷千金建设数据中心,高薪延揽人才,打造昂贵园区,进行大量收购(包括人才并购),投资基础软硬件。华尔街曾两次押注其CFO会收紧钱袋,多年来对其开支的批评不绝于耳,但历史证明这种短视的担忧多么可笑。谷歌的技术成就被严重低估(问问12岁以下孩子知不知道微软就懂了)。
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科技巨头(真正的金主)会因此次事件减少任何领域的投入。最富雄心的初创企业也不会放缓步伐。OpenAI属于特殊存在:作为这场运动最具价值的头部品牌,若运作得当,可能成为2004年的谷歌。高风险高回报的特质使其大规模投入不足为奇,其模型发布总能引发远超同行的关注度(对品牌和AI运动都至关重要)。
在长达数年的技术周期初期就采取资本保全/紧缩训练预算的策略,这实在令人诧异。
本文来源:180k,原文标题:《外资交易台 | 英伟达+9%...“Jevons悖论”的大反击》。
Reprinted from 见闻VIP,the copyright all reserv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